“土疙瘩”变“金疙瘩” 这场大会解锁新晃黄精升值密码

  湖南日报   2025-10-29 08:51:52

原载于《湖南日报》10月29日要闻版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易鑫 周紫云 通讯员 彭凤华 米婕僡

10月25日至27日,第三届中国黄精产业发展大会在新晃侗族自治县举行。来自国家部委、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外国客商等齐聚侗乡,共话产业提质升级,共商市场合作机遇。

“新晃好山水,遍地有黄精”

黄精有滋阴润肺、补气益肾的功效,民间称其为“仙人余粮”,又作“中药界的黄金”。

“新晃好山水,遍地有黄精。”新晃侗族自治县县长杨鹏介绍,目前全县黄精种植面积达5.5万亩,年培育优质种苗2亿余株,黄精年加工交易占全国1/3的市场份额。

独特的气候环境,孕育了新晃黄精的高品质。当地森林覆盖率超70%,常年温暖湿润、无霜期较长、雨水充沛,非常适合黄精等道地中药材生长。浸出物含量超国家药典规定标准1.6倍、多糖含量领先行业平均水平,让新晃黄精被誉为黄精中的“贵族”,也成就了新晃“中国生态黄精之乡”的美誉。

新晃黄精先后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中国生态原产地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黄精产业发展大会也于2023年起永久落户新晃。

优质的产品质量不仅让新晃黄精在国内打响名气,更“出圈”海外。2024年,新晃黄精被列为马达加斯加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指定用品。今年7月,新晃黄精在泰国曼谷招商会签下9200万元销售订单,此前还与越南、科威特等国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在25日晚举行的新晃黄精对外贸易交流会上,马拉维、莱索托、尼日利亚等7国农业、商贸领域代表与新晃政府、企业代表签订《新晃黄精出口莱索托合作框架协议》,多位外籍嘉宾受聘为“新晃黄精国际市场发展顾问”,为推动新晃黄精对接国际市场注入新动能。

让黄精成为健康生活的新名片

“随着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多元化,大众对食品安全和营养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营养健康’是农业摆脱低价竞争、实现价值倍增的最大机遇。”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凤忠,在开幕致辞中道出黄精产业发展升级背后的关键逻辑。

王凤忠指出,初级加工使黄精增值3至5倍,而精深加工产品如多糖提取物、功能饮品和化妆品,附加值更可提升10至50倍。2024年,全国黄精产业年产值已突破60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

会场内,黄精富硒酒、黄精面条、黄精蜜饮、黄精护肤品等创新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众多客商驻足洽谈。怀化市中医药产业协会理事长伍贤进透露,目前怀化拥有黄精加工企业56家,年加工能力近5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58.7亿元,预计2026年有望突破百亿元大关。

大会亦释放重要政策与标准信号。四川省中医药发展促进会理事付华松解读2025版药典时指出,“蒸黄精”首次被纳入饮片标准,“标准的明确将推动该品类的标准化生产,预计未来3年这一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

“另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是新版药典中将酒黄精多糖含量测定项删除。”过去药典要求酒黄精多糖含量不低于4.0%,但经“久蒸久晒”炮制后,即使原料多糖含量达10%也会降至2.0%至3.0%,企业长期陷入“合规即不合格”的困境。付华松表示“如今企业可放心遵循‘色黑、味甜’的传统炮制标准,无需为追求多糖含量而牺牲药效。”

黄精承药、食、养三重价值,是中医药“食药同源”文化的鲜活载体。“加快黄精药膳标准研制与推广,打造黄精主题康养线路、文化园,让消费者沉浸式感受黄精文化、品味黄精风味,在消费端实现更大价值。”黄精产业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代表王北婴为黄精产业发展建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呼吁,黄精产业应加快标准化与工业化进程,“既要靠科技阐明其健康机制,也要靠创新开发出好吃、有效、实惠的产品,让黄精成为健康生活的新名片”。

责编:易鑫

一审:易鑫

二审:李夏涛

三审:肖畅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