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岁”夫妻圆婚纱梦!76载相濡以沫诠释生命真谛

田甜   三湘都市报   2025-10-28 19:52:15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田甜 通讯员 熊思思

10月28日,长沙市天心区暮云街道中国水电八局宿舍内,一场等待了76年的仪式温馨举行。101岁的俞振藩与99岁的谭魁华,这对年龄相加整整200岁的夫妇,在社区志愿者与长沙市摄影家协会的协助下,终于实现了拍摄婚纱照的心愿。镜头前,两位老人双手紧握,笑容温暖而笃定,将76年相濡以沫的岁月,凝练成永恒的瞬间。

一餐一饭皆真情,相守七十六载

拍摄现场暖意融融。长沙市摄影家协会的6位摄影师们精心布置背景,调整灯光,社区志愿者巧手剪出的大红“喜”字点缀着墙面,处处洋溢着喜庆氛围。儿媳崔贵琳细心为婆婆谭魁华描眉化妆。“气氛很温馨,很热闹,”家人欣慰地说道,“我岳母很开心,她本来就好客。”

这场迟到了大半个世纪的拍摄,记录的不仅是一个仪式,更是一段相扶相守的岁月见证。两位老人的缘分始于1949年,经人介绍结为连理。从此,俞振藩在外投身水利建设,从一名木匠成长为行业骨干,谭魁华则在家操持家务,用柔韧的肩膀撑起整个家。

他们的相处,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却处处流露着默契与珍视。在子女的记忆中,“吵架”在这个家是空白的一页。“从我记事起,就没见父母吵过架。”儿子俞国林说。问及相处之道,俞振藩将原因归功于老伴:“她性格好,耐得烦。”而在子女看来,更深层的原因是父亲发自内心的疼惜,“我爸爸觉得我妈不容易,舍不得吵架。”

这种深植于心的体谅,化作了日常中无数个“一半”的温柔。那些动人的细节,早已成为他们生活的自然习惯:“老太太剥个橘子,老爷子会掰成一半。拿个点心,也会自然分她一半……吃饭时,有好菜总是你夹给我,我夹给你,都想让对方多吃一口。”即便年至百岁,他们依旧是“秤不离砣,砣不离秤”,夜里醒来会下意识为对方掖好被角。这份细水长流的体谅,比任何誓言都更铿锵有力。

平凡日常,蕴藏幸福真谛

谈及二老长寿与幸福的秘诀,家人的回答不约而同地指向“心态”。这对走过七十六载的伴侣,以各自的方式,共同诠释着“顺其自然”的生命智慧。

俞振藩展现出与疾病从容共处的境界。 2000年,81岁的他被诊断出前列腺癌,选择了保守治疗,以平常心对待。2014年,94岁高龄的他再次被确诊患有肠癌。当子女们忧心忡忡地征求意见时,老人却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冷静与豁达。他说:“不做手术会被憋死,我已经90多岁,哪怕手术有风险,这辈子也值了。”这份洞穿生死的坦然,令医护人员都为之动容。

谭魁华则以开朗坚韧为家庭注入温暖。她少时丧母,作为长女抚养五个弟妹,婚后因丈夫工作性质长期独自持家,却从未被生活压垮。拍摄婚纱照当天,她见到客人便笑逐颜开,那份历经沧桑却不改本色的乐观,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家常饭,家常菜,别吃太饱”,是他们的生活信条。从不依赖保健品,饮食清淡、荤素搭配,将欲望褪至最简单,反而让生命的韧性愈发清晰。而“不记仇”的性格,更让这个家始终充满平和与温暖。正如女婿所言:“有什么不满意,自己嘟囔一下就好了。”

从1949年结为夫妻,到如今双双步入百岁人生,俞振藩与谭魁华用67年的相守,将“互敬互让”化作珍贵的家风。这组迟来的婚纱照,不仅圆了一场跨越世纪的心愿,也为年轻一代树立了婚姻的典范,爱不是一时的热烈,而是一生的陪伴。

责编:田甜

一审:田甜

二审:朱蓉

三审:彭治国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