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父亲捐肾救子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多学科协作完成“生命接力”

  大众卫生报   2025-10-28 19:11:59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28日讯(记者 郭芝桃 严德赢 通讯员 朱笔嵩)因为患上尿毒症,郑先生是不幸的;因为自己的老父亲,郑先生又是幸运的。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成功为郑先生实施了亲属活体肾移植手术。而生命的馈赠,来自他的父亲。

这场跨越了诸多医学挑战的手术,延续了患者生命同时也标志着湘雅医院在复杂肾移植领域实现国内领先水平。

儿子罹患尿毒症 老父亲决定捐肾

今年48岁的先生,因长期受高血压困扰,最终发展为高血压肾病、尿毒症平时必须依靠透析维持生命。反复透析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的工作生活,生活质量更是无从保证肾移植成为他延续生命、重获新生的唯一希望。

经过一系列检查与家属配型,郑先生的80岁老父亲决定捐肾救子。然而,情况并不乐观

湘雅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医师丁翔介绍,供受体之间存在ABO血型不相容(父A型,子O型),导致受体体内存在强大的抗A抗体,移植后会发生极为剧烈的超急性排斥反应,是移植领域的“高危区”。

另外,郑先生父亲年事已高,有着近10年高血压病史,8年前曾因外伤导致颈椎损伤手术,日常需轮椅出行;供肾手术前3月,老人刚完成腹主动脉瘤及髂动脉瘤支架手这一切,都使得这位老父亲作为供体的风险与移植肾的远期功能面临严峻考验。

多学科护航 攻坚移植难关

父爱无疆,舐犊情深的亲情感动着周边医护人员。患者选择相信医院,医院同样不辜负患者。

面对复杂情况,湘雅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迅速组织了包括器官移植、肾内科、麻醉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血管外科在内的多学科专家团队(MDT)进行联合会诊。

ABO血型不相合是手术面临的核心难题为此,专家团队为受体先生制定了一套详尽的“脱敏”及免疫诱导治疗方案湘雅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谢晋良表示。

术前团队应用利妥昔单抗等药物,并结合血浆置换/免疫吸附技术,精准、高效地清除了郑先生体内预存的血型抗体,将发生剧烈排斥反应的风险降至最低

如何保证高龄供体的安全同样是专家团队倾力解决的重点问题。经过详细的术前评估,团队对供体进行了包括心、肺、肝、肾及血管影像学等全方位检查,综合判断其残留肾功能完全满足捐献要求指标显示,其身体各项机能指标均在可控范围内。

值得一提的是,麻醉与手术团队为老先生量身定制了周密的手术及围术期管理方案,手术过程中,麻醉科主任王锷亲自实施麻醉,麻醉团队全力克服术中过敏性休克,确保供者平安度过手术难关。

仁术续新生 父子康复出院

在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后,手术团队为父子实施了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当血流开放后,父亲的肾脏在儿子体内即刻分泌出清澈的尿液。至此,标志着移植肾成功实现了正常功能

术后,在器官移植中心护理下,先生恢复良好,各项指标正常,并摆脱透析的束缚。老父亲在经历手术后,身体同样康复出院。“生命接力”顺利完成,郑先生开启了全新的人生篇章。

湘雅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贺志军表示,此次手术是湘雅医院多学科协作(MDT)模式的经典范例,不仅考验着医疗团队在围术期管理、免疫调节、高龄患者麻醉及并发症处理等方面的综合实力还表明,在经过严格、科学的评估和精准的个体化治疗后,即使是高龄、合并多种疾病的亲属供肾,以及ABO血型不相容的移植,同样可以取得圆满成功,为更多终末期肾病患者带来希望。

责编:严德赢

一审:严德赢

二审:郭芝桃

三审:谢峰

来源:大众卫生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