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8 18:43:0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28日讯(通讯员 罗祖瑶)“流转期限更合规了,租金收入更稳定了,我们心里也更踏实了!”近日,衡阳市蒸湘区呆鹰岭镇土桥村加禾塘组村民的喜悦,源于一份新签订的土地流转合同。
工作人员在呆鹰岭镇鸡市新村查看农村集体“三资”财务公开整改落实情况
近年来,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中,蒸湘区纪委监委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将监督的“触角”延伸至集体资产管理的全过程。联合农业农村、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组织各镇村定期开展集体“三资”清查行动,并分类建立管理台账。
排查过程中,土桥村一份期限“超限”的土地流转合同进入了工作人员的视线,被迅速锁定为集体资产的一处“风险点”。针对该问题,该区纪委监委立即行动,通过下发督办通知,压实镇村主体责任,积极与承租企业协商整改。在纪委的持续跟踪督办下,镇村干部与承租企业展开了多轮沟通协商。最终,一份期限合规、权责清晰的新合同顺利签订,成功化解风险,为村集体锁定了长期稳定的收益。
随着农村集体“三资”规模体量不断增长,新情况新问题逐渐增多,但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建设却相对滞后。这导致少数村干部在“三资”管理上存在不规范行为,如账目不公开、租金未及时存入集体账户、村集体借款使用不规范等问题,损害了集体利益。据统计,今年以来,蒸湘区共查处“三资”领域相关案件11起,挽回村集体经济损失超15万元。
为破解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薄弱环节,蒸湘区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结合共性与个案分析找准管理短板和风险点,推动财政、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多部门联合制定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实施细则,完善相关制度5项,让管理更规范透明。
“我们将不断创新监督方式,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监督检查,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持续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蒸湘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编:张子欣
一审:张子欣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