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焱婕 黄亚苹 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8 18:21:15
文案、出镜:李焱婕
后期:黄亚苹
春秋航空这回搞了个大动作!为已婚已育女性开设“空嫂”专场,年龄放宽到40岁,且无工作经验要求,专业不限。消息一出,立马冲上热搜,网友吵翻了天。不少人觉得,春秋航空的初衷虽好,但“空嫂”这个称谓不太妥当。
面对争议,春秋航空工作人员解释称,“空嫂”主要是为了和未婚未育应聘者进行区分,其工作内容与“空姐”相同。无论是照顾婴幼儿旅客还是老年旅客,已婚已育的空嫂都比较有经验,此举旨在优化客舱服务,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平心而论,春秋航空这一步确实很有突破性。它不仅为已婚已育女性打开了重返职场的通道,也体现出航空服务从“标准化”向“个性化”迈进的尝试,值得肯定。
但是“空嫂”这个叫法,怎么听起来就有一些别扭呢?仔细想想,“嫂”是亲属或邻里间的称谓,日常虽然听起来亲切,但把它用在强调专业规范的职场中,难免显得格格不入。
况且,既然“空嫂”的工作内容与“空姐”一致。为何未婚女性就是“空姐”,已婚女性被称为“空嫂”?这或许会让这个称呼,在无形中把女性的职业身份和家庭角色绑在了一起,仿佛她们的专业能力,必须靠“为人妻、为人母”的身份来背书才值得认可。
真正的专业精神,不该被婚育状况分割。一个乘务员能否妥善处理突发状况、能否给予旅客暖心的关怀,取决于她的职业素养,而不是有没有婚育经历。将“妈妈经验”简单等同于服务能力,既是对专业性的误解,也是对女性多元价值的窄化。
说到底,春秋航空想优化特定服务的思路没毛病,但完全能换个更体面、更专业的打开方式。与其用 “空姐”“空嫂”按婚育状况给乘务员贴身份标签,不如聚焦服务场景和核心能力来划分岗位,比如设立“亲子出行关怀岗”“家庭旅客服务专员”等,能扛住客舱突发状况、精准对接旅客需求的应聘者,就有上岗资格。如此一来,筛选标准从“你是谁”聚焦到了“你会什么”,才算是回归到了职业精神的本质。
服务的升级,最终应该指向更深的尊重。当我们为更多元的群体打开机会之门时,第一步,或许就是先帮他们撕掉那些过时的标签。
责编:黄亚苹
一审:张英
二审:冒蕞
三审:易博文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下载APP 报料
报料 关于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