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 2025-10-28 07:48:45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5年10月28日03版
搭建“营商环境常态化监测体系”,服务融入办税全流程——
“无感”监测,“有感”服务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亮 通讯员 罗舜爱 申艳
大数据精准监测,税务部门主动服务;全程网上办理,办税质效明显提升;监测指标预警,当日发现当日能纠偏……近几年,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深耕“无感监测,有感服务”智慧实践,创新搭建“营商环境常态化监测体系”,涵盖优化事前提醒、提速事中办理、完善事后服务、执法监管与评价等4类32个监测指标,将“以数治税”深度融入税费服务的全流程。
目前,全省96%的税费事项“云上”办结,进厅办税人数同比下降35.2%,平均办税缴费时长缩短20%,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以数治税”,融入服务全流程
“没想到,只需点点手机,卡里就能多返回一点钱。”拿到总计7100多元的个税“红利”后,湖南北丰冷链物流有限公司12名冷库工人高兴地说道。
今年5月,通过监测体系的大数据筛查,邵阳市北塔区税务局状元洲税务分局干部发现,湖南北丰冷链物流有限公司的个税汇算清缴网办率存在异常,部分员工符合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条件,却一直没有提交资料。
税务干部快速上门核实,发现是部分员工长期在冷库工作,对相关政策和操作不够了解。随后税务干部手把手指导工人登录个税App,进行了办理。
据介绍,营商环境常态化监测平台上归集了与纳税人缴费人业务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采取省市县三级实时监测的方式,对税费服务全流程进行优化,有效提高行政效能和纳税人缴费人办事效率——
优化事前提醒,运用税收大数据对“政策推送率”“网上申报率”“征纳互动率”等指标进行归类分析,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
提速事中办理,设置全程网上审核办业务的平均办理时长、数电票赋额调整时长等11个监测指标,优化拓展“全程网上办”“自助便利办”“线下进厅办”的措施和渠道;
完善事后服务,设置纳税服务投诉准期办结率、异议申诉处理率,以及纳税信用补评、复评和修复任务的准期处理率等5个指标,以“在线”的税费服务有效消除纳税缴费“温差”。
精准辅导、优化措施、主动服务,各项税费服务效率显著提高。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省新办纳税人增值税申报准确率提升至99.97%,全程网上审核办理业务平均1.37小时办结,数电票赋额平均调整时长1.99个工作日,全省一二类出口企业正常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长1.18个工作日,1.1万户纳税人实现两项“免申即享”信用修复。
执法监管,统一尺度风险可控
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治环境的有力保障。
在开展营商环境常态化监测过程中,湖南税务部门以规范执法为前提,采取“监管+服务”的工作方式,设置了多次进行纳税评估户数、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代理户逾期申报户占比、政务服务“好差评”好评率等6个指标,主动监测执法监管行为,推动企业在宽严相济、法理相融的精确执法中,进一步提升税法遵从度。
今年3月,株洲市一个体户杨某因客观原因首次逾期申报,监测指标预警提醒后,税务干部主动联系辅导,讲政策、助建账,使其依法免予行政处罚。
在全面落实轻微违法“首违不罚”的同时,湖南税务部门依托监测体系,开展同一事项处罚标准不一致的整改。
今年6月,湖南湘江新区某读书促进会因企业登记类型误判面临税收处罚,当地税务部门通过监测机制快速识别问题后,立即启动纠偏程序,不仅撤销了税收处罚,还即时办结了企业的相关小额退税,实现“当日发现、当日纠偏、当日闭环”,最大程度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依托营商环境常态化监测体系构建的32个精细化监测靶点及明确的算法标准,为优化纳税服务、规范税收执法、强化税费监管打造了一张精准有效的“体检表”。
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曾光辉表示,通过这张“体检表”,可按月归集分析全省数据,迅速归因定位,精准任务“派单”,限时督促整改,感知纳税服务生态的“健康”脉动,“这将促使我们进一步提升‘以数治税’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负担更轻、办税更快、服务更优的税收营商环境。”
责编:龙子怡
一审:龙子怡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