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俊 湖南日报 2025-10-25 19:37:33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通讯员 王洪荣
10月24日至25日,2025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湖南赛区决赛在长沙举行。来自全省各地进入决赛的30支优秀代表队同台竞技,以创新方法为利器破解技术难题,展现了湖南一线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智慧与攻坚实力。
30个项目既聚焦“国之大者”,又关切中小企业的实际生产难题
本次大赛的选拔过程凸显“优中选优”的特点。
组委会从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益阳、娄底等10个市州收到225个报名项目,经中国科协形式审查,212个项目获参赛资格,最终由中国创新方法大赛资深评委团队从初赛中评选出30支队伍晋级决赛。
30个决赛项目涵盖轨道交通、航空航天、钢铁材料、生物技术、电力新能源、烟草等湖南重点工业领域,实现特色产业创新需求“全覆盖”。

为保障赛事公平性,大赛首次明确区分“大型企业”与“小微型企业”两组竞技,两组均设置一、二等奖,既让龙头企业展现技术实力,也为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提供展示平台。
走进决赛现场,各参赛团队的创新成果凸显“实战导向”——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带来的“先进民用发动机长寿命燃烧室研制”项目,以TRIZ理论(萃智理论,于1946年创立的系统性创新方法论)突破航空动力核心技术瓶颈,延续了该单位在往届大赛中展现的技术优势;
岳阳长炼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石油化工产业技术难题为突破口,展现了民营企业参与科技创新的专业风采;
湖南诺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聚焦中药提取物农药残留难题,以创新方法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其技术传承性彰显了大赛对产业痛点的持续回应。
从航空发动机智能防喘设计到水产养殖污染治理,从钢铁酸洗工艺优化到电路板生产效率提升,30个项目既聚焦“国之大者”的核心技术攻关,又关切中小企业的实际生产难题,诠释了“创新方法服务产业实践”的大赛宗旨。
参赛代表纷纷表示,“今年的参赛项目更接地气、更具实效,展现了湖南创新方法推广的深度与广度。”
十年磨一剑,大赛已成为湖南挖掘培育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
从本次大赛获奖队伍构成来看,湖南创新力量的梯次培育成效显著:既有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等往届获奖“大户”持续领跑,也有湖南星途航空航天器制造有限公司等新兴企业崭露头角,展现出“老中青”创新梯队的良性循环。
本次大赛选拔出的优秀队伍将代表湖南出征2025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全国总决赛。

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钱国平,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马文胜出席比赛开幕式。
钱国平指出,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湖南省赛既是对我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更是推动创新方法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契机。各参赛项目起源于生产一线的真实课题和解决方案,生动体现了方法引领创新、创新驱动产业的实践价值。
马文胜指出,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湖南省赛不仅展示个人才华,更是湖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浓厚创新氛围的生动体现。他寄语各参赛队伍沉着应战、稳定发挥,以大赛为契机,继续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对探索的热忱、对突破的渴望,善于将奇思妙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案与发展动能。
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已成为湖南挖掘培育创新人才、实现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自2018年首届赛事举办以来,湖南持续举办创新方法培训班,培训科技工作者近2万人次,每年辅导湖南企业技术难题超300项,每年形成高价值专利50项以上。从2021年天香生物凭借创口贴技术研发斩获国赛三等奖,到2022年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摘得国赛一等奖并晋级全国擂台赛,湖南选手在全国赛场屡创佳绩,彰显了“创新湘军”的硬核实力。
创新方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创新人才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彭英表示∶“大赛十年磨一剑,已构建起‘企业主体、人才集聚、成果转化’的创新生态圈,为湖南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提供了重要支撑。”
大赛由湖南省科协、省科技厅联合主办,省企业科协联合会、省创新方法研究会承办,省工程师学会、省石油学会协办。
责编:李传新
一审:王铭俊
二审:杨丹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