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秧棚里藏“商机” 果蔬撑起增收“新引擎”

胡谦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4 23:20:3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胡谦

仲秋时节,寒意渐浓,传统农田大多进入“休养期”。湖南湘江新区白箬铺镇龙莲村的育秧工厂里,却是一片繁忙景象。新农人文旭正带着家人穿梭在绿意盎然的果蔬架下,忙着采摘成熟的水果黄瓜、豆角、四季豆等各类果蔬。

“最近每天都会接到批发订单,基本上果蔬一成熟就被抢购一空。今年的大棚蔬菜实现‘开门红’,让我们信心倍增。”望着大棚里长势喜人的各类果蔬,文旭的脸上充满期待。

一棚多用,提升亩产效益

文旭是白箬铺镇有名的种粮大户。2024年,作为“职业经理人”,文旭被龙莲村聘用运营白箬铺镇育秧工厂今年,他更是一举承包了下来。

春夏之际,文旭集中精力为全镇双季稻开展集中育秧秋冬闲置期,巧妙利用大棚空间,种植辣椒、茄子、豆角、包菜等蔬菜作物。通过这种“一棚多用”的综合利用模式,进一步提高大棚的经济效益。

“今年,晚稻的育秧订单大概是1000亩,用不了全部大棚。趁着闲置期,我在另外两个棚里种了一季西瓜。等到育秧完成、西瓜采收,又紧跟着种上了反季节蔬菜。”文旭介绍道。

大棚种植,尤其是反季节栽培,并非易事。从选种、育苗到管理、销售,每个环节都需精心策划。

为此,文旭事事亲力亲为。种植前,他跑遍种子店、肥料店,详细了解品种特性与病虫害防治。凌晨两三点,他独自前往大型批发市场,摸清行情、拓展人脉,为销售铺路。

8月,晚稻育秧一结束,文旭就带着家人整地播种,在1号大棚里种下了四季豆、黄瓜、水果黄瓜、豆角等品类。20天后,其他大棚里的西瓜采收完成后,他又相继种下了辣椒、茄子、包菜、冬瓜和西葫芦等品种的蔬菜。

“空窗”上市,产品供不应求

“第一年自己种蔬菜大棚,一切都必须摸索着来。除了学技术,还要不断根据大棚内的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策略。”文旭说。

为了更好地管理,文旭干脆住进了大棚外的休息间。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大棚都巡查一遍,看看果蔬的长势和病虫害情况。晚上还要打着手电筒再巡查一遍。一旦发现有任何异常,就赶紧干预,以防止病虫害进一步扩大。

就连晚上闲着无事刷抖音,文旭都是在看黄瓜豆角如何打叶增产、大棚蔬菜容易滋生的霉腐病如何防治等种植技术讲解。

付出终见收获,今年10月,文旭种植的第一批果蔬进入收获期。天气晴好时,一天的产量能达到800多斤,气温低时,也有400斤左右。由于上市时间精准卡在市场“空窗期”——本地菜退市、外地菜未到,加上品质优良,批发订单络绎不绝。

“我们特意把西瓜和蔬菜的上市时间,安排在市场断档期,所以价格上就更有优势。”文旭透露。

如今,文旭在育秧大棚里种下的辣椒即将长成上市,茄子、冬瓜、西葫芦等也陆续进入开花期。“按照正常的生长周期,今年大棚里的菜可持续采摘至元旦前后。”

责编:陈佳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