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4 19:20:5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张述铭
剧场内座无虚席,观众的笑声、掌声此起彼伏。
“第一次现场看湖南花鼓戏,特别有魅力,让人很开心!以后还会持续关注。”10月23日,第14届中国艺术节、第18届文华奖终评剧目大型新编古装花鼓戏《蔡坤山耕田》在成都东盟艺术中心上演。演出结束后,一名成都观众告诉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工作人员。

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戏
“充满了民间立场、民间趣味、民间逻辑,这部戏是真正从土地里长出来的艺术。”有专家如是评价。
《蔡坤山耕田》改编自传统小戏《蔡坤山犁田》,由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创排,湘籍剧作家吴傲君编剧,著名导演韩剑英执导,作曲家陈耀作曲,青年舞美设计师张滴洋担纲舞美设计,全国戏剧表演领军人才、花鼓戏传承人朱贵兵与梅花奖演员叶红联袂主演。

全剧以明朝为背景,讲述了憨厚农民蔡坤山巧遇微服私访皇帝,从而引发“遇饭”“过堂”“散财”“耕田”“施粥”“赏赐”等一系列妙趣横生的故事。

作品以湖湘文化为底色,巧妙运用湖湘方言、俚俗俏皮话,塑造出以蔡坤山为代表的湖南农民形象——不怕事、重情义、有担当,生动传递出“做官休问荣枯事,多察民间疾苦情”的为民情怀,被观众誉为“一部笑中带泪的民间喜剧”。
以简驭繁,展现戏曲的时代之美
以精巧的结构、生动的人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成功构建起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喜剧世界,被专家誉为“近年来中国喜剧创作的重要收获”。

《蔡坤山耕田》不仅坚守花鼓戏的本体特色,更在编剧、导演、表演、音乐、舞美等多方面实现整体提升,展现出鲜明的剧种风范与时代审美。

其舞美设计以简约写意为基调,极富湖湘特色。用极具巧思的艺术构思实现“以简驭繁”的效果,节约成本的同时彰显了传统戏曲写意美学的魅力,还为表演留出丰富空间。

饰演蔡坤山的朱贵兵演唱清亮高亢,表演幽默中见风骨。叶红塑造的白李花,热烈正直、敢作敢为。两位“老戏骨”配合默契,将花鼓戏的喜剧张力与人物塑造融为一体。
尤其是“耕田”一幕,演员通过程式化表演,仿佛把真牛、真犁搬上了舞台,给观众绘制出了一幅生动的春耕图。
整部剧制作精良,表演细腻真挚,唱腔优美动听,充分展现了湖南花鼓戏轻松诙谐、极具烟火气的剧种特色。
【链接】
自首演以来,《蔡坤山耕田》屡获殊荣,曾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文旅部“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荣获第17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第8届曹禺剧本奖,2023年入选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被评为“经典剧目传承演出优秀案例”。该剧坚持深入基层开展巡演,自首演以来已累计演出120余场,
责编:龙文泱
一审:龙文泱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