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4 22:42:26
文/图/视频/刘畅 李佳奇 徐远钢 刘海洋 谢炜 蒋鸿祥
滚滚湘江,奔涌不息,滋养着湘潭市岳塘区这片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发展热土。作为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核心节点,岳塘区始终锚定“交通先行”战略,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用625公里的坦途织密融城经纬、激活乡村动能。

芙蓉大道株易路口段。
如今,从长沙南部驱车15分钟便可抵达岳塘腹地,从株洲河西出发20分钟即达岳塘园区,“半小时融城圈”的便捷图景已然清晰可见。一条条农村公路,不仅成为群众的“幸福路”,更化身为长株潭三地协同发展的“黄金纽带”。
筑路畅联:融城路网织密民生线
“以前走芙蓉大道去长沙,早晚高峰动辄堵上一小时。如今快速化改造完成,一脚油门,20分钟就能到雨花区!”常年往返长潭两地的货运司机李师傅,对岳塘区外联道路的升级感触尤为深刻。

芙蓉大道湘潭大道交会处。
在融城发展进程中,岳塘区率先破解“外联瓶颈”,聚焦与长沙、株洲的主干道衔接,全力推进莲城大道北延线、芙蓉大道快速化改造两大关键工程。如今,这两条“融城主动脉”已实现与长株核心区域的无缝对接,不仅大幅提升三地居民的通勤效率,更将岳塘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长沙的汽车零部件、株洲的轨道交通配套产品,经由这两条动脉快速运抵岳塘园区,形成“三地产业链1小时周转圈”。

芙蓉大道昭山段。
外联通畅之余,“内畅”更需贴近民心,让农村公路延伸至每一个自然村、每一处田间地头。自2019年以来,岳塘区持续投入资金用于县乡道升级与村道硬化,累计完成34.9公里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设,对9.112公里狭窄路段实施拓宽改造,同步推进67.234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为临水临崖路段加装护栏,在急弯陡坡处设置警示标识。截至目前,岳塘区所有行政村已实现双车道全覆盖,农村路网如“毛细血管”般贯通全域,为融城红利向乡村延伸打下坚实基础。
管养提质:美丽公路扮靓融城景
“三分建,七分养”,是岳塘区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始终秉持的理念。为守护道路通行品质,岳塘创新构建“县-乡-村”三级管护机制:区级交通部门统筹规划,各镇街配备2至3名专兼职路管员负责日常协调,各村社组建3至5人的护路队开展一线养护。

农村公路。
每天清晨,护路队员便带着工具上路,清理杂草、修补坑洼、疏通涵洞;每逢雨季过后,养护人员还会对道路进行全面“体检”,及时完成清灌缝、路面修复等工作。数据显示,近年来岳塘区累计完成农村公路修复养护93.508公里,清灌缝195.046公里,全区农村公路中等及以上路率超过85%,县乡道列养率达100%,道路完好率持续保持高位。

农村公路日常养护。
管得好,更要扮得美。岳塘区将“美丽”理念融入道路建设,着力打造“一路一景”的生态廊道。省级“最美农村公路”昭黄线,路面宽6米,采用沥青混凝土铺筑,两侧设有自行车道与游步道,以绿化带分隔,全线配备路灯,并建有廊亭、景观桥等休闲设施,是“绿心”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道路两旁香樟与紫薇错落有致,春日花开满径,秋来绿树成荫,与周边稻田、荷塘相映成趣,享有“人在车上坐,车在画中游”的美誉。

省级“最美农村公路”昭黄线。
被推荐为部级“共同富裕路”的新屏线,充分体现“畅、安、绿、美、优、融”六大特色。沿线先后发展省四星级景区3家、休闲农家乐200余家、花卉苗木基地5家、特色养殖基地2家,推动特色农业经济高速发展。新屏线如一条珠链,串起美丽乡村,连接美丽景区,联动美丽产业,带动美丽经济,成就美好生活,切实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致富梦”。

新屏线两侧农家乐。

途居露营基地。
目前,岳塘区已建成文明示范路3条、绿化美化示范路2条,打造文明示范乡镇1个。“美丽农村路”已成为融城途中的“流动风景线”,吸引众多长株潭市民专程前来“打卡”。
路通业兴:融城红利惠及千家万户
昭山镇七星村,是“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与“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旅游资源丰富。“路通了,游客也多了,我家民宿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都爆满!”昭黄线的贯通,为沿线村民经营的农家乐与民宿带来了“新春天”。这条串联昭山景区与周边村落的旅游路,每年吸引长株潭三地游客超300万人次,直接带动沿线民宿、农家乐增收近2亿元,让村民真正实现“靠景吃景、在家致富”。

昭山景区。

七星村。
产业因路而兴,民生因路而暖。在荷塘街道,荷指路不仅串联起4A级景区盘龙大观园及周边新兴民宿群,更直连当地农产品加工园。岳塘特产的湘莲、新鲜蔬菜从田间采摘后,经由这条路快速运至加工园分拣包装,48小时内便能端上长株潭三地市民的餐桌,形成“路带产业、产业富民”的良性循环。

归隐松涧民宿。

盘龙大观园。

荷指线。
夕阳西下,岳塘区的农村路上依旧车流不息:晚归的货车满载发往长沙的湘莲,株洲来的自驾家庭正赶往民宿。华灯初上,照亮了融城路上的烟火气。作为长株潭一体化的核心节点,岳塘区的“四好农村路”早已不仅是“走得通”的路,更是三地协同的“连心桥”、乡村振兴的“加速器”。
责编:陈彰唯
一审:陈彰唯
二审:陈大勇
三审:陈英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