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猕猴桃:湘西深山的期盼,雁城大地的回响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4 16:03:36

通讯员 王俊

日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松柏镇的山坳里,高山猕猴桃基地的农户们正把满筐带着晨露的果实小心翼翼地装进打包箱。装箱现场,“衡永一家亲”的红色横幅标语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这些高山猕猴桃,会开启400公里的旅程,通过生鲜冷链运输,来到衡阳市蒸湘区品稻鲜生的各个门店。

这跨越山水的温暖联结,始于一场满载情谊的考察之旅。10月中旬,衡阳市工商联副主席陈东良率民营企业家代表团赴永顺县开展对口支援调研。“衡永一家亲,盼着各位企业家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帮乡亲们把好货卖出去!”永顺县副县长(挂职)、第三批衡阳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工作组组长罗国良的心愿,让随行的衡阳市品稻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海龙久久不能忘怀。

一次考察结缘,一份担当落地

车行永顺山间,漫山遍野的猕猴桃架如绿色长廊绵延不绝。作为湖南省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这里14.5万亩的果园承载着20余万农户的生计希望,却也面临着“深山好物出山难”的困境——山路崎岖导致物流成本高,品种集中易造成产销失衡,甚至果子烂在枝头。

“老乡们拉着我们看果园、讲种植,捧出最甜的果子招待,那份淳朴热情让人心里发烫。”谢海龙记得,考察途中农户们黝黑的手掌、期盼的眼神。这位从“大学生卖米哥”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深知农产品对农民的意义。

考察归来的当晚,谢海龙立刻召开会议:“‘衡永一家亲’,这不是一句空话。我们有渠道、有网络,就得帮乡亲们解燃眉之急!”次日一早,品稻公司的采购团队重返永顺,深入松柏镇、高坪乡等核心产区,与当地合作社签订1万余斤猕猴桃收购协议。为了保证果实新鲜,品稻公司启用专用冷链车,全程温控运输,让摘下的猕猴桃24小时内就能抵达门店。

不计成本的情怀,双向奔赴的共赢

“永顺高山猕猴桃,高品质好价格!”当这条消息出现在品稻鲜生的门店公告栏时,不少市民专程前来选购。鲜翠欲滴的果实表皮覆盖着细密绒毛,切开后果肉晶莹剔透,酸甜多汁的口感赢得一片赞誉。

“这次我主要是想搭建起衡永两地农产品供销的桥梁,让衡阳人吃到好东西,让永顺乡亲有收入,这才是最有价值的事。”谢海龙说。事实上,从产地收购、冷链运输到门店运营,加之猕猴桃不易储存、高损耗的特点,1万余斤猕猴桃的综合成本远远超出售价,但品稻公司用企业利润补贴差价,践行着“链接供需、双向赋能”的承诺。

这背后,是品稻公司十年搭建的“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体系——50余家线下门店覆盖衡阳主要城区,超10万会员形成稳定消费群体,数字化管理系统确保产品新鲜可溯。而对永顺农户而言,这笔订单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让他们看到了深山农产品的市场潜力。“原来我们的果子在衡阳这么受欢迎,明年打算跟着技术员学标准化种植,多挣点钱!”永顺种植户说。

衡永同心路,越走越宽广

“这万斤猕猴桃只是开始。”谢海龙站在品稻公司的冷链物流中心,语气坚定。他表示,除了持续收购猕猴桃,今后还将引入湘西腊肉、万坪豆腐等“永顺味道”,通过“订单农业+直采直销”模式,让更多深山好物走进衡阳市场,走上衡阳百姓餐桌。

这场跨越山水的爱心接力,正是衡永两地对口帮扶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衡阳市工商联多次组织企业赴永顺考察,推动“消费帮扶+品牌孵化”模式落地,已促成1.2亿元农产品出山入市。从砂坝镇万灵村的黄金茶基地,到猛洞河工业园区的农产品加工厂;从衡阳企业的技术支持,到永顺特产的市场拓展,“衡永一家亲”的理念已深深扎根在两地人民心中,一幅“产业互补、民心相通、共同发展”的画卷徐徐展开。

从湘西深山到雁城大地,万斤猕猴桃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情谊的见证。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衡永两地正以心换心、以情相助,让“一家亲”的暖流跨越山水阻隔,书写出新时代对口帮扶的动人篇章。正如那酸甜多汁的猕猴桃,唯有同心协力,才能品味到共赢的甘甜。

责编:王皆清

一审:王皆清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