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耕标准化育人赛道 助力高校斩获全国奥赛佳绩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4 14:07:54

 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荣玫 李艺 

近日,2025年全国大学生标准化奥林匹克竞赛总决赛在杭州落下帷幕。在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统筹部署与长株潭区域协同指导下,湘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动扛起标准化人才培养责任,以全流程赋能、专业化指导助力湘潭大学4支代表队全员获奖,斩获3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

不仅刷新湘潭在该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成绩,更以“政企校协同、赛教研融合”的育人实践,为全省乃至全国标准化人才培育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湘潭经验”。

锚定战略需求,构建标准化育人“全链条体系”

湘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将标准化人才培养作为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核心抓手,紧扣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战略与质量强省建设要求,构建“政策引导—专家赋能—实战锤炼—成果转化”的全链条育人体系。

早在2023年,该局便率先联动湘潭大学、湖南工程学院开启标准化竞赛培育工作,当年即助力湘潭大学在华中区域赛斩获二等奖,实现湘潭在全国标准化竞赛领域“零的突破”。2024年,进一步深化培育机制,指导湘潭大学团队以《北斗系统在湖南省低空经济应用的标准化研究》项目夺得全国特等奖,指导老师蔡高强、荣玫获评“优秀指导老师”,将湘潭标准化创新实力推向全国前列。

今年竞赛筹备阶段,湘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精准对接赛事升级需求,组建由标准化科牵头的专项工作组,联合长沙市质量和标准化协会、希而思标准化创新研究院等专业机构,打造“分层指导、靶向突破”的备赛模式。针对湘潭大学4支入围队伍的不同赛道特点,邀请中国计量大学刘欣教授(赛事主办单位专家)、湖南大学张利飞教授等7位业内权威组成“智囊团”,分别围绕国际赛道的跨文化标准协同、AI数据要素赛道的技术标准构建、物品编码赛道的实践应用规范开展专题授课,累计组织线下培训3场、线上答疑5次,覆盖师生超200人次,确保每支队伍都能精准掌握赛道核心要求。

创新培育模式,打造“实战化”备赛标杆

为破解高校备赛“重理论、轻实践”的痛点,湘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推出“实战预演+靶向指导”培育模式,将竞赛要求转化为可落地的训练方案。在2025年总决赛赛前专题培训中,严格参照“7分钟PPT展示+3分钟问答”的竞赛流程,组织4支队伍开展全场景模拟答辩,重点演练PPT逻辑衔接、数据论证规范性、临场应答节奏等关键环节,现场还原评委高频提问场景。

模拟结束后,专家团对照总决赛“项目选题、内容与结构、科学研究能力、作品规范性、现场表现”五大评分标准,逐队“把脉问诊”。针对国际赛道团队的英文表述精准度提出优化建议,为AI数据要素赛道团队补充行业最新标准案例,帮物品编码赛道团队完善调研数据支撑,累计出具个性化改进方案12条,将抽象的“标准要求”转化为具体的“优化清单”。

这种“沉浸式”备赛模式,不仅让参赛师生快速找准差距,更推动标准化知识从“书本”走向“实践”。

深化协同赋能,释放“政企校”育人聚合效应

湘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知,标准化人才培养绝非“单打独斗”,而是需要政企校三方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近年来,该局持续推动“标准化+产业+教育”深度融合:一方面,联合本地龙头企业搭建“标准化实践基地”,组织高校师生参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企业标准制定,让人才培养紧扣产业需求;另一方面,依托希而思标准化创新研究院等专业机构,将行业前沿标准动态、企业实践案例转化为高校教学素材,推动标准化教育从“竞赛导向”转向“常态化培育”。

 此次竞赛催生出一批“政企校”协同育人的累累硕果:AI辅助审判组在湘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下,已依托竞赛研究基础草拟行业标准《人工智能司法审判大模型 技术应用指南》,即将提交司法部;物品编码组开展调研过程中,也得到五洲通药业的大力支持,实现高校研究与企业实践、行业标准建设的深度衔接。这种“以赛促学、以学促用、以用促产”的闭环模式,不仅培育了高素质标准化人才,更实现了“人才培养—标准创新—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为长株潭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标准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人才是标准化事业的未来。站在新的起点,湘潭市市场监督管理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竞赛为新起点,持续深化标准化人才培养工作。一方面,推动标准化教育更深度融入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体系,联合高校开发标准化相关课程、实践项目,让标准化理念从“竞赛导向”转向“常态化培育”;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化校企协同创新,搭建标准化实践平台,引导高校人才聚焦地方产业痛点、难点问题开展标准化研究,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让标准化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责编:胡孟婷

一审:彭婷

二审:蒋睿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