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问天,“橡”伴成长—岳阳市君山科学实践行动纪实

    2025-10-24 10:18:4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24日讯(通讯员 蔡新智肖炜

10月24日,君山小学的校园里热潮涌动科学的热与爱国的情怀在此交相辉映。当少年仰望星空的梦想与科技报国的志向激情碰撞,一场名为“胸怀爱国志,手筑航天梦”科学实践行动正式启动。这不仅是一场科普活动,更是一趟以精神为引领,以实践为阶梯的成长,引导孩子们从聆听走向创造,从思考走向实践完成了一场知行合一的科学启蒙。

精神引领:灯塔照亮前行路

上午9时伴随着《航天员进行曲》的旋律,活动正式启动深蓝色的主背景墙上,“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睿智而坚定的目光,与长征火箭、中国空间站的简笔画遥相呼应,仿佛将无垠宇宙浓缩于方寸之间。

原君山区委常委、区老科协会长马志光以跨越教育、党政与科协的多元视,为孩子们讲述了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的深刻联系他从钱学森“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的峥嵘岁月娓娓道来,深刻阐释“科学家有祖国”的永恒信念,并深情勉励孩子们“只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与民族复兴我们的人生才能绽放最耀眼的光芒,迸发出最持久的力量!”这番话,如一座精神灯塔,亮了孩子们探索星辰大海的征程

随后,区科学教育名师工作室周欣雨老师以故事为领孩子们走进钱学森的精神世界,深厚的爱国情怀、无私的奉献精神与严谨的科学追求生动呈现。互动环节中,“科学家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你的航天梦想是什么?”一个个叩击心灵的发孩子们踊跃思考表达。在这里,科学家精神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铅字,而成为可感、可追传承的精神坐标,激励他们勇敢走向未来。

实践探索:巧手构筑航天梦

精神的回响尚未远去实践的舞台已然展开。学校录播室与操场瞬间变身为充满创造热情的“航天制造基地”。“手筑航天梦”制作工坊与“启航!我的梦想号”飞行嘉年华两大区域严阵以待,静候童心与梦想在此交汇。

制作工坊内,孩子们分组协作,区科学教育名师工作室彭晓慧老师与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专注地组装手中的橡筋动力飞机模型。拧紧支架、调整机翼、缠绕橡筋……每一个动作都是一次专注的探索。“怎样才能飞得更稳?”“橡筋圈数与飞行时间有何关系?”——科学思维在指尖悄然流动,实践的真知在细节中萌发

与此同时,操场上的“飞行试验区”早已化身为一片欢乐的赛场。一架架承载梦想的飞机模型呼啸升空,在蓝天上勾勒出少年的轨迹。试飞、调试、再起飞……孩子们在反复实践中精益求精,踊跃角逐“最远飞行奖”与“最长滞空奖”。这已不仅是一场速度与技巧较量,更是对“不断试错、追求卓越”科学精神最生动的课堂诠释。

梦想启航:童心飞扬向苍穹

当亲手制作的飞机模型冲向蓝天,孩子们的梦想也随之翱翔。活动尾声,孩子们齐聚主背景墙前,自豪地举起自己的“杰作”,与“我的航天梦”“我是未来科学家”等手牌相映生辉将这一充满意义的瞬间永远定格。

君山区科学教育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汤帆在总结中慷慨寄语:“今天,我们不仅聆听了钱学森的故事,更亲手放飞了心中的梦想。愿科学家精神的种子,在你们心中生根发芽,长成支撑时代的栋梁;愿你们的科技梦想,照亮君山乃至祖国未来的天空!

薪火相传:共绘科教新篇章

空中的模型陆续归航,思维的火花又在座谈会上闪耀。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嘉勇以“三精”精准概括本次活动成效:主题精准、立意高远;设计精心、环节巧妙;组织精细、影响深远。他由衷赞叹“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脸上洋溢自信笑容,正是科普教育最美好、最动人回响

在热烈而深入的交流中,与会专家与教师就科学教育的未来路径擘画了清晰蓝图,并汇聚为坚定共识:一要让科学家故事真正“活”起来,走进日常课堂;二要推动实践课程系统“串”起来,构建“海陆空+数字世界”一体化的主题项目链;三要让科教资源全面“联”起来,共建“专家智库”与示范基地,聚力书写“开门办科普、合力育新人”的时代篇

本次活动开幕式由君山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长富主持。区老科协副会长党佑坤、周宏、邵坚等出席活动,并参与后续座谈交流。

责编:张佳玲

一审:冯铁

二审:张一新

三审:闵皓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