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日古勒:我迷上了长沙的小剧场

    2025-10-24 09:22:03

文丨斯日古勒

我和戏剧的不解之缘,源于童年看的一场木偶戏。方寸舞台之上,一个个木偶在艺人指间活了过来,仿佛真有生命。可惜后来学业繁重,不得不忍痛与剧场告别。

大学毕业以后,一次机缘巧合,让我重逢戏剧,并迷上了长沙城里兴起的沉浸式小剧场。我第一个观看的小剧场,也是目前我最喜欢的,当属花鼓戏沉浸式小剧场《新刘海砍樵》。对于湖南人来说,《刘海砍樵》这一剧目并不陌生,而当我走进“新刘海砍樵小剧场”时,着实为眼前的布景所惊叹。不大的剧场里精心地打造了刘海家的草屋小院,笼罩于烟雾中神秘莫测的狐狸洞,以及将传统剧院阶梯座位藏于其中的“金蟾寺”。从踏入剧场开始,观众就像已经走进了另一个次元世界,走进了主人公刘海、胡秀英的人生。

在保留原有花鼓戏经典唱段的同时,《新刘海砍樵》还引入了时代新思想,抛弃了“两女争一男”的戏剧旧叙事,转而鼓励年轻女性走出家园去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不为小情小爱所困。戏剧中,以传统花鼓戏唱腔为主,融合当下流行的音乐剧表演方式,共同形成了一种别样且新颖的戏剧表达方式。声光电等技术打造的视觉奇观,让观众不会为大段唱段所累,剧中还有演员和观众互动的“小彩蛋”,打破了舞台的“第四堵墙”,看戏人也成为了戏中人。

除传统戏曲创新外,五一商圈涌现的话剧小剧场也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最早关注到的是沉浸式微惊悚小剧场《开关》。如果说《新刘海砍樵》是本土文化的自我革新,那么沉浸式微惊悚剧《开关》则展现了外来文化本土化的成功实践。这个韩国引进剧目在正式入驻长沙之前,已经在长沙周边的许多城市拥有了常驻小剧场,且网评不俗。所以在得知它入驻长沙的消息以后,我几乎是第一时间“赴约”。起初还有些担心会有奇怪的翻译腔,可是剧场观看下来,这部剧不仅没有引进剧与本地文化脱节的问题,甚至还结合了长沙本地特色。演员地地道道的长沙方言,一下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些针对长沙本地写的“梗”,更不时引发全场会心一笑。

从传统经典剧目创新,到大胆引进潮流剧目,再到充满生命力的本土原创孵化,长沙的小剧场生态充满活力。今年国庆前夕,2025岳麓山青年戏剧季开幕。全市22家剧场联动,30余个剧团带来298场演出,吸引近10万人次走进剧场。我自然也沉浸于这场全城戏剧盛宴之中,在琳琅满目的剧目单中,一部名为《美丽人生》的新剧场作品走进了我的视野。这个剧目,全场仅靠两位演员,便娓娓道来一段横跨近60年的平凡人生故事。剧情上先抑后扬,起初感觉平平淡淡。和过往看惯的话剧不同,它没有太过强烈的戏剧冲突,显得有些琐碎日常。它所讲述的故事就和每个进剧场来观看的观众的日常生活一样,算不上惊心动魄。但随着剧情的深入,隐藏在琐碎日常后的情绪表达喷涌而出,像黑夜里的海浪在我心底澎湃奔涌。当演员把被子裹在身上,说出“过一辈子吧”的台词,我忍不住为他们的故事而感动落泪。

“走进剧院有梦做”,这句流行于剧圈的话,道出了每一位观剧爱好者的心声。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走进剧场就像是走进了一场为观众精心打造的梦的世界。场铃一响,观众开始入梦,舞台上演员演绎的人生百态也开始和观众的情绪感受、人生经验紧密相连。这是一场由演员搭建、观众共同参与的梦境,这梦境吸引着无数如我一样的观众一次又一次走进剧场,体悟不一样的角色人生。戏剧的魅力大概就在于,明明是走入虚假的剧本世界,却直面了自己最真实的胆怯与懦弱,而走出剧场后,又让我们重新拥有了拥抱人生的底气与勇气。

责编:龙文泱

一审:易禹琳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