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椒西移满“疆”红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4 07:55:50

10月8日,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安集海镇,椒农们穿梭在“红海”中,忙着捡拾辣椒把。

图/文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胡盼盼 通讯员 庹炼

10月的天山北麓,戈壁滩上铺展出令人震撼的“红色海洋”——成片的辣椒在秋阳下晾晒,空气中弥漫着香辣气息。

“辣椒丰收啦!”一位湖南专家缓缓行走在这片“红海”中,话语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他是我国唯一的“辣椒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近几年,他频繁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将辣椒种子播撒在天山南北。

10月12日,新疆吐鲁番市光热产业园万亩晾晒场,工人将辣椒卸车。该晒场是在湖南益阳援疆资金支持下建成的新疆面积最大的晾晒场。

相隔千里,为何要去新疆种辣椒?答案藏在天山脚下的光热水土间。日照充足、气候干燥、土地辽阔,种植成本低、产量高,独特的光热水土条件,让这里成为辣椒种植的“黄金地带”。

怎样种出好辣椒?“辣椒院士”为新疆各地“量身定制”新品种;我国唯一的“辣椒院士”工作站落户塔里木大学;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全链条发力,为新疆辣椒产业补短板、强优势。

在天山脚下,一粒粒湖南辣椒种子发芽、生长。“满江红”成为全世界最红的辣椒;湘涮辣等高辣品种可以取代印度高辣辣椒进口;多个品种辣椒产量是贵州、湖南等产区的三四倍以上……

7月29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植保无人机在空中穿梭盘旋,给辣椒施肥。

“每亩纯利润达2000元,全村人都跟着我来新疆种辣椒了!”河南人张新良和100多个老乡在新疆种植3万亩辣椒,预计今年纯利润达7000多万元。

从传统产区到广袤西北,这场跨越千里的产业转移正在天山南北结出硕果。穿越沙漠、翻越天山的辛劳背后,是农业科学家“产业兴疆”的决心。

邹学校有一个“红火”的愿景:在新疆推广种植300万亩辣椒,让新疆百姓过上红火日子。

10月8日,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安集海镇,和平新村村民马付军在戈壁滩上翻晒辣椒。

4月12日,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布隆乡辣椒示范种植基地,辣椒苗通过自动移栽机精准地栽种到田垄中。

10月8日,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安集海镇,在广袤的戈壁滩上,一片片、一垄垄的红辣椒犹如一块块红色地毯。

10月8日,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安集海镇,邹学校查看辣椒晾晒情况。

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机器采收一亩辣椒只需要五六分钟,每亩比人工采收节省了约1000元成本。

4月9日,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农户在铺好地膜和滴灌带的田地里移栽辣椒苗。

4月10日,新疆图木舒克市四十四团永安镇三连, 农户抢抓农时,将培育好的辣椒苗移栽到田地里,为今年辣椒丰收起好步、开好头。

4月12日,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一排排整齐的育苗盘里,嫩绿的辣椒幼苗长势喜人。

7月29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户清除辣椒地里的杂草。

7月29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邹学校(中)查看色素辣椒生长情况。

7月29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户清除辣椒地里的杂草。

10月9日,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货箱内满载收获的辣椒。

10月9日,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采收机将收获的辣椒倒入货车。机械化采收一亩辣椒只要五六分钟,费用是180元,每亩比人工采收少了约1000元成本。

10月9日,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货箱内满载收获的辣椒。这抹热烈的红色,与雪白的棉花共同构成丰收的画卷。

10月8日,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邹学校手持一簇饱满艳红的辣椒,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10月9日,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农户在辣椒地里捡拾遗漏的辣椒。

10月12日,新疆吐鲁番市十二师二二一团,农户在万亩晾晒场翻晒辣椒。该晒场是在湖南益阳援疆资金支持下建成的新疆面积最大的晾晒场。

10月9日,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一列货运列车在广袤的田野间穿行。列车窗外,正是大片迎来丰收的火红辣椒田。

责编:李梓延

一审:李梓延

二审:曾益

三审:禹振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