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顺 湖南日报 2025-10-23 20:42:51
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顺 通讯员 李晨映 周佩佩
随着天气转凉,奶茶成为不少人暖身解馋的热门选择,但与之相关的气道异物梗阻事件也频繁发生,奶茶中的珍珠、椰果等配料,成为威胁生命通道的“隐形杀手”。10月23日,长沙市120急救中心发布提醒,详细科普气道异物梗阻的高危人群、急救方法及注意事项,帮助市民在突发情况下正确应对。
气道异物梗阻是急诊科常见急症,质地较硬、黏性强的奶茶配料正是高危因素之一。
“从临床案例来看,气道异物梗阻的高发人群有明显特点,比如进食时玩闹、大笑或大声说话的儿童,醉酒、昏迷等有意识障碍且伴随呕吐的病人,还有中风、老年痴呆等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较差的患者。”长沙市120急救中心导师朱永超指出,这些人群在接触奶茶这类含有小颗粒黏性配料的饮品时,尤其需要提高警惕。”
根据气道是否被异物完全阻塞,气道异物梗阻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类。其中,完全性气道异物梗阻最为紧急,朱永超强调:“一旦发生完全性气道异物梗阻,必须立即呼救120,同时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解除梗阻,常用的急救方法包括‘海姆立克急救法’和拍背压胸法;若患者意识丧失、失去反应,则要停止上述急救操作,将患者放在平硬地面上,从胸外按压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具体急救步骤如下:
一、成人急救:海姆立克急救法
1.当患者处于清醒状态时,让其弯腰低头、张口,双腿分开与肩同宽站立;施救者弓步站在患者身后,前脚伸入患者双腿之间,胸部紧贴患者背部。

2. 施救者双手从患者腋下穿过并抱住腰部,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呈“剪刀”状),横放在患者肚脐上方。

3. 另一只手紧握拳头(呈“石头”状),拇指朝内,拳眼贴紧患者腹部,放在“剪刀”上方。

4. 原本呈“剪刀”状的手五指并拢,换成“布”状,包紧拳头。

5. 双手前臂用力,以肘关节为支点,向上向内快速有力地连续冲击患者腹部。
6. 保持有节奏的持续快速冲击,直到异物排出或患者失去反应。
朱永超特别补充:“如果患者身高较高,或者因腿疾等因素无法站立,施救者难以从背后环抱住患者,可请患者取坐位,再从背后环抱住患者进行急救操作,确保冲击位置和力度准确。”
二、儿童急救:腹部冲击法
儿童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时,同样可采用腹部冲击法,操作方法与成人相似。需注意将“拳头”放在儿童肚脐上方与胸骨下方的正中线上,置于儿童上腹部,其他操作要点与成人一致,保证冲击方向和力度适合儿童身体特点。

三、婴儿急救:拍背压胸法
针对1岁以内的婴儿,朱永超提醒:“不可使用腹部冲击法,以免造成婴儿腹部损伤,应采用拍背压胸法解除气道异物梗阻,通过拍背和胸部按压的配合,帮助婴儿排出异物。”

此外,朱永超还强调了两个重要注意事项。
一是不要用手指伸入患者咽喉去清除异物,这样可能会将异物推入气道深处,或导致咽喉部因创伤发生水肿,反而加重气道梗阻;
二是无论患者是成人、儿童还是婴儿,即便气道异物梗阻解救成功,异物已排出,也必须带患者去医院就诊,检查急救过程中是否对身体造成损伤,以及异物梗阻是否引发其他并发症,避免后续健康隐患。
责编:李传新
一审:周顺
二审:杨丹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