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3 17:25:26

当“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的关键词,我们的课堂如何从知识的“转运站”,真正转变为滋养学生生命成长的“沃土”?课堂变革之路,需要智慧的引领。10月20日,长沙市华益中学首届“益学”课堂论坛在益心厅启幕,以“聚焦核心素养,深化课堂变革——探索课堂教学新策略”为主题,重点围绕“合作学习”与“逆向教学”展开研讨,旨在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新路径,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本次论坛荣幸迎来了著名教学设计专家盛群力教授、马兰教授,为老师们生动诠释了如何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让学习在课堂中真实、深刻地发生。华益全体教师,华夏学校、弘益高中骨干团队及东北师范大学培训项目学习团参加论坛。


一、校长致辞

在首届“益学课堂”论坛开幕式上,陈婧校长首先对盛老师、马老师两位资深教育专家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并为他们严谨治学、亲临指导的精神所感动。
她阐述了论坛的核心目的,即回应“如何让学习真正发生”的教育之问,指出“益学课堂”旨在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生长和生命唤醒的殿堂,而非简单的知识转运站。她特别感谢了为此勇于探索、提供课例的教师们,赞扬其担当与价值。
最后,她号召全体教师在专家引领下,凝聚智慧与热情,共同走稳课堂变革之路,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二、课例展示
本次论坛的启幕,得益于学校此前扎实的课堂积淀。学校围绕“逆向教学”理念,系统推进学历案设计专项活动,以“教-学-评一体化”为核心,引导教师从学习结果出发逆向设计课堂,实现目标、评价与教学环节的高度统一。同时,学校积极践行“合作学习”模式,通过“益学课堂”的常态实施,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团队协作能力,形成了丰富的实践案例与教研成果,为本次论坛的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10月20日上午,语文、数学、英语三大主科依次呈现精品课例,尽显“益学”特色与学科魅力。


语文课例展示——曾祎老师
语文组曾祎老师将以《散步》为载体,通过文本细读与情境创设,引领学生体悟亲情哲思与语言美感,践行语文核心素养培育。


数学课例展示——丁港老师
数学组丁港老师聚焦《直线、线段、射线》,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通过小组探究构建几何概念体系,凸显数学抽象与逻辑推理素养。


英语课例展示——周缘君老师
英语组周缘君老师围绕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任务驱动式教学串联听说读写,在语言实践中落实语言运用核心素养。
三、说课评课
每节课后,各学科教研组长进行了15分钟说课与评课,陈述课堂设计的底层逻辑。三位教研组长的分享,均紧扣“逆向教学设计”与“合作学习”两大核心策略,展示了华益中学在课堂变革上的深入探索。

语文教研副组长贺胜男: 以《散步》为例,系统阐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逆向设计理念。其特色在于设计了“填写思维导图”“设计朗读脚本”“绘制主旨关系图”等一系列表现性任务作为评估证据,并在此过程中穿插合作设计与展示,以评估并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层理解。

数学教研组长彭珊: 以《直线、射线、线段》为例,强调以逆向评学为依据确保教学有效性,并创新性地根据布卢姆认知目标层级来匹配合作学习的必要性与形式。通过两人互教、多人创编习题等合作任务,将知识分层,精准促进学生深度思考与问题提出能力。

英语副教研组长余奕汶: 以《Unit 3 My School》为例,完整呈现了“定目标→定评估→定路径”的逆向设计流程。通过创设“文化交流小使者”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最终完成一封介绍学校的电子邮件,实现了从知识学习到实际应用的迁移,并在写作环节融入了同伴互评的合作学习。
四、专家讲座
同一时段,益润厅同步开启数学组合作学习专项指导,精准破解教学难题。马兰教授以“再谈课堂中的合作学习”为题,系统阐述了合作学习的革命性理念——“关系就是能力”,强调通过增加学生间的交流来优化学校育人功能。她重点区分了“课型化”与“结构式”两种合作学习路径,并详尽介绍了以卡甘结构法为代表的多种实用策略,如“轮流说”“计时配对分享”“三步访谈”“配对测试”和“编号共学”等。



马兰教授: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著有《合作学习》《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整体化取向》《多彩合作课堂》《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等著作。曾获浙江省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省级优秀教师暨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杭州师范大学“教学十佳”等奖项与荣誉称号。
- 专家讲座
午后,盛群力教授以“面向学习迁移课堂的新课型教学”为主题,开启了一场高屋建瓴的理论引领。他基于学习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刻剖析了知识从工作记忆到长期存储与迁移的认知路径,并系统阐释了“为迁移而教”的教学理念与“新课型学习模型”。讲座中,盛教授还结合梅里尔的首要教学原理与教学策略效能等级,为课堂教学的精准转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框架与实用路径,现场的互动研讨更让前沿理论与一线实践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从学历案设计的精雕细琢,到“益学课堂”的实践探索,再到本次论坛的集中亮相,华益中学始终以课堂研究为引擎,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在这里,每一节展示课都凝聚着教研智慧,每一次研讨都承载着育人初心,每一份成果都将成为华益教育质量攀升的坚实阶梯。



盛群力教授: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学习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旨趣和专长领域为“教学理论与设计”。主持/主讲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理论与设计》,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掌握教学设计》,代表性著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现代教学设计论》和国家精品课程教材《教学设计》,主持翻译了《首要教学原理》和《综合学习设计》等著作,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等20余种刊物发表了撰/译文200余篇,出版了教学设计著作和译著50余本,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宝钢奖”。
六、指导主研团队
10月21日上午,盛群力教授、马兰教授最后嘱托主研修团队:教学应强调整体性与延续性,在每节课尾声巧妙衔接已学内容,同时为后续课程埋下伏笔;在教学方法上要突破单一模式,引导学生掌握多元解题思路;教学设计需紧扣学科核心概念与规则,确保小组合作中人人参与、充分互动,并让课后作业精准对应教学目标,实现教、学、评的有机统一。更要善用科学技术推动课堂变革,以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老师们踊跃提问,就日常教学中的困惑向专家求教,并得到了二位教授的倾情解答。
盛群力教授还表示,将亲自指导老师们撰写的课堂实录,并对华益中学的“益学课堂”充满信心。




七、校长总结
陈婧校长在培训总结中,首先肯定了老师们的课程设计,并希望大家能“心中有数”,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让教学有据可依。她强调课堂应“授人以渔”,通过合作探究与搭建“脚手架”,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在教材使用上,她指出要“化材为用”,不能局限于课本,而要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实现从“经师”到“人师”的转变。同时,教学视野需“前后贯通”,整体规划学段内容;集体备课则要“研之有道”,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最后,她寄语全体老师:愿大家在丰富的教学实践中,享受乐趣,成就自我,丰盈人生。

盛群力教授、马兰教授的讲座,为老师们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思想的碰撞终须落脚于行动的转变。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化“益学课堂”建设,鼓励全体教师将所学所悟转化为一堂堂扎实、丰实、真实的常态课。真正让学习发生,让核心素养在教学的每一个细微处落地生根,结出累累硕果。
责编:许利文
一审:和婷婷
二审:龚化
三审:周文博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