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产业腾飞插上知识产权之翼——国家级微创手术器械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获正式认定丨湖南日报观察版头条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3 08:06:15

胡孟婷  赵 斌  王雨青

  深秋莲城,活力奔涌。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发布首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认定名单,由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牵头建设的微创手术器械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入选,跻身“国家队”。

  这是湘潭市大力推进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在高标准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城市试点建设等国字号基础上,在知识产权领域再次取得的重要成果,为该市微创手术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厚积薄发,产业创新根基牢

  翻阅这份认定名单,全国共有65家单位入选、湖南省仅2家,湘潭何以脱颖而出?

  一方面,省市两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出台鼓励医疗器械创新10项措施、《湘潭市支持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等政策,从上而下全力保障产业快速发展。

  2019年,湖南省药品监管局与湘潭市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以湘潭经开区为核心承载地,共建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该园区连续两年获评为全国“年度医疗器械标杆产业园区”之一,现已成为全省微创手术器械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

  随着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强化,湘潭微创手术器械产业乘风而上。相关数据显示,该市微创手术器械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超50%,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创新平台18个,超声刀、内窥镜、吻合器等细分优势领域专利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5%,产业综合实力全国排名前列。

  另一方面,湘潭市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城市试点建设,加快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改革。

  该市推动形成市、高校、园区协同发展“2+3+7”格局,即建成运营2个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1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1个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湘潭受理窗口),3个高校知识产权服务平台(1个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个高校知识产权运营中心、1个专利鉴定评估交易中心),7个园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点),实现知识产权服务国家级、省级园区商标、专利业务全覆盖。

  与此同时,得天独厚的高校资源,如同产业创新的“活水源头”。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等多所本地高校,以其深厚的研发积累与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为知识产权运营提供丰沃土壤,让创新种子得以生根发芽。

  政策精准引导、产业欣欣向荣、创新环境优越、人才资源丰富……当一系列要素在莲城大地汇聚交融,共同构筑起微创手术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座,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的成功落户成为必然。

  精准赋能,激活发展新引擎

  知识产权精准服务产业,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10月9日,国庆长假刚过,埃普特公司万级洁净车间一派繁忙,工人身着洁净服生产球囊扩张导管。2006年成立以来,该公司深耕于微创介入医疗器械领域,集心脑血管介入、植入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在血管介入导管和微导管生产核心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023年,湘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广泛征集需求和调研,为埃普特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等顶尖医疗机构的4项专利技术转让提供关键支撑。从评估、谈判到许可备案,组建知识产权专业团队提供全流程服务,显著加快“一种瓣膜扩张保护装置”等专利转化的落地速度。2024年,这4项专利产品实现产值15.61亿元,助推埃普特产值达22.3亿元,成长为国内微创介入医疗器械领域领军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湘潭创新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模式,通过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盘活、中小企业融链入链和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等路径,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创新发展。华芯医疗自主研发的一次性电子支气管镜获得国内首张NMPA注册证;善彤医疗攻克5毫米血管闭合超声刀技术,填补国产高端吻合器与超声刀头技术空白;圣泽韬薄医疗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单手操作360度无极限旋转枪式及针状手术解剖器系统,大幅提升神经颅底手术精准度,获得第十一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微创介入医疗器械产业领域近三年专利转让、许可、作价入股成果丰硕,累计促成专利转化达91件,推动专利从“纸面财富”转化为产业“发展资本”。

  随着此次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正式认定,将为湘潭微创手术器械产业的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市场开拓提供核心驱动力,为全国产业知识产权的高价值创造、高效益运用和高水平保护提供一个鲜活的“湘潭样本”。

  湘潭微创手术器械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将在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支持下,以打造“全国微创手术器械知识产权创新枢纽”为目标,重点打造“五大平台”:打造产业知识产权协同发展平台,成立“专利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攻关一批共性“卡脖子”技术;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基于高校专利盘活系统和省级专利技术供需匹配系统,协助开展专利分级,挖掘一批高价值专利;打造专利技术精准对接平台,促成医院、高校与企业,医生与工程师“面-线-点”快速对接;打造特色化专利产业化平台,形成“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临床验证”三级服务体系,培育推广一批专利密集型产品,形成一批知名商标品牌。力求将中心打造成为“立足湘潭、辐射湖南、服务全国”的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服务国家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战略。

责编:胡孟婷

一审:彭婷

二审:蒋睿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