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2 13:07:36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22日讯(记者 王璐 通讯员 谭敬 李林)左眼突出4年、视力模糊加重、频繁流泪,彭先生(化名)始终没找到眼疾根源,直到检查后才发现——眼眶里竟藏着一颗直径3.5厘米的“定时炸弹”!更棘手的是,他还患有需长期服药的双眼白塞氏病(behcet 病),两种病症叠加更增加了救治难度。万幸的是,爱尔眼科四川眼科医院专家团队精准摘除肿瘤,保住视力的同时几乎没影响面容,让这个曾濒临绝望的家庭重获希望。
“他是家里的顶梁柱,要是视力没了,我们这个家就彻底垮了。”彭先生父亲的话,道尽了全家多年的焦虑。4年来,为治眼疾,家里耗尽心力,可眼突、视力下降的问题始终没解决,直到转诊至爱尔眼科四川眼科医院,病因才终于明确——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孙丰源教授看诊中)
“眼眶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无论哪种都可能威胁视力,而白塞氏病合并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国内还没相关报道。”该院眼眶病领域权威专家孙丰源教授介绍,彭先生的肿瘤已长到3.5×2.5厘米,和眼球大小相当。眼眶空间狭小、结构复杂,肿瘤持续生长压迫视神经,不仅导致视力模糊,再拖延甚至可能失明。
更难的是手术条件:眼眶内神经血管密布,后端连通颅脑,毫米级偏差都可能致永久失明;加上彭先生有白塞氏病,术后恢复风险更高。孙丰源教授当即组织MDT多学科会诊,最终确定“经结膜眶内病损切除术”——这是对患者损伤最小、最易完整摘瘤的方案。
手术当天,挑战才真正开始:肿瘤与视神经紧密粘连,剥离时必须万分为小心。“就像在毫米空间里‘针尖起舞’,得先从安全位置入手,再一点点从视神经表面分离。”孙丰源教授带领团队稳扎稳打,全程精准操作,不仅完整摘除肿瘤,还做到了切口极小、术中无明显出血,视神经丝毫未受损。
(彭先生与家属给医院送来锦旗)
术后第一天,彭先生的眼睑就能正常睁开——术前被判定“失明风险极高”的视力保住了,眼球转动灵活,面部外观几乎没变化,白塞氏病病情也没受影响。复查时,彭先生和家属特意送来感谢信与锦旗:“原以为要跑遍全国求医,没想到在家门口就治好了,太感谢了!”
据了解,孙丰源教授是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的眼眶病领域权威专家,其领衔的爱尔眼科四川眼科医院眼眶病团队,是由吴桐、王丽娜、黄晓明等博士组成的“全博士团队”,依托爱尔眼科集团资源,还汇聚了李冬梅、袁洪峰等知名专家,累计处理疑难眼眶病病例超万例,参编多项行业诊疗规范,成了不少患者的“最后希望”。
“发现眼球无故突出、眼睛胀痛、视力下降,一定要及时就医。”孙丰源教授提醒,不明原因眼突需尽快做眼部CT筛查,别因拖延错过治疗时机。
责编:王璐
一审:洪学智
二审:王璐
三审:谢峰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