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块9如何撬动上亿流量?湘超经济学中的“舍”与“得”

  岳阳发布   2025-10-21 17:21:59

1019日晚,岳阳队主场迎战郴州队,市奥体中心体育场人气依旧爆棚,放眼望去,满眼岳州红。

“我和孩子约定,只要是岳阳队的主场,都会带他来看比赛。”看台上,市民彭晓军带着孩子第四次走进球场。

图片

曾几何时,走进绿茵场去观看一场足球赛,对许多市民而言是一种有些遥远的消费项目。

如今,“湘超”联赛用一张99的低价门票,将看球赛从曾经的“轻奢品”还原为触手可及的“快乐日用品”。

这场看似不起眼的消费转向,改变的不仅是周末休闲方式,更是重新编织起体育与普通人之间那条温暖的情感纽带。

图片

99的意义:消解门槛,点燃全民参与热情

在岳阳资深球迷刘亮的记忆里,上世纪90年代,能去甲A联赛现场看一场球是件“有面子”的事。

“那时候一张球票几十块钱,抵得上普通工人大半个月的工资。”今年58岁的刘亮对记者回忆道:“带着老婆孩子,再叫上几个哥们去看场球,完了下馆子吃一顿,在那个年代,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刘亮的感受,道出了当年许多工薪阶层球迷的心声。门票,加上交通、餐饮等衍生费用,无形中筑起了一道“价格围墙”,它将大量草根足球爱好者——尤其是收入有限的年轻人、学生和基层劳动者,隔绝在了沸腾的球场之外。

这种消费壁垒带来的结果,不仅是观众数量的减少,更是足球烟火气息的消散。原本该是街头巷尾共同狂欢的足球,逐渐演变为一种需要一定经济实力支撑的“偶尔为之”的高端休闲方式。

图片

“湘超”联赛的爆火,像一记精准的长传直塞,打破了这道存在已久的消费壁垒。

99,这是“湘超”为观众开出的票价。这个价格,远低于一场电影、一杯高端咖啡甚至是一顿快餐的消费。

往深一层看,99,象征意义远远大于经济意义,这张薄薄的门票,它更像是一张邀请函,而不是一道消费门槛。当球迷无需为门票付出高昂代价时,观赛的心态也随之变得松弛而富有创造性。

“以前看一场球,如果比赛不够精彩,心里会觉得亏了。”22岁的岳阳大学生陈浩是足球迷,也是球场的常客,岳阳队的主场比赛,他一场都没有落下。“现在不一样了,99,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就算比赛00,场外的段子和欢乐也值回了票价。”陈浩说。

图片

这种消费心态的转变,正是99票价最神奇的地方。看台上,数万名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地域的球迷齐声呐喊“加油、岳阳队,战斗、岳阳队”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它让足球回归了本真,找回了那份久违的市井气息和人间烟火。

超低价策略背后,是“流量经济学”的生动实践

有人可能会问:99一张门票,赛事能赚到钱吗?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在当下,更在长远的未来。

湖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岳阳市智库咨询专家湛忠灿从湘超开赛以来就一直关注赛事经济对城市消费的影响,在他看来,“票价99,仅从价值层面看,可能低于产品目前的价值。但通过‘小足球’激活‘大文旅’的路径,将会引发远超预期的显著结果,使单一足球运动成为更广义上的文旅活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湘超”的高明之处,在于采用“超低价策略”,撬动最大化流量。这看似放弃了短期的门票收入,实则算清了一笔更大的社会与经济账,堪称一次精彩的“流量经济学”实践。

据初步统计,前4场“湘超”赛事岳阳主场撬动文体旅商消费超3亿元,超过6万名观众涌入球场观赛;“湘超”前4轮相关话题在全网获得超40亿次的曝光。

至此,“湘超”的商业转化也完成了关键一步:创造场景,聚集人气。

当数万人每周定时涌入体育场时,所形成的注意力经济和规模效益,开始吸引敏锐的商业目光。

“我们看中的,正是‘湘超’所展现出的这种强大的本土号召力和情感凝聚力。”岳阳楼酒业品牌总监陈海生透露,为了助力“湘超”,除了场内赞助外,公司在场外也准备了巨惠礼包回馈市民和球迷。

这份精准的市场投放,得到了最直接的市场回馈。“自914日以来,岳阳楼酒在网络平台累计曝光量超3000万,主题大促销量破100万,整体销量同比增长100%,实现了品牌声量、酒品销售双丰收。”陈海生说。

同样通过赞助广告曝光,实现直接受益的还有岳阳纸厂烧烤。“现在经常有外地粉丝朋友专程来吃我们家的烧烤。”岳阳纸厂烧烤老板孟引帅坦言,最开始赞助比赛的考虑,仅仅是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回报这个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

让孟引帅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决定也间接带动店铺营收噌噌噌往上涨。“对阵永州队那天,店铺的翻台率多了100%,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店铺的日均流水较平时涨了60%。”

和孟引帅一样,周边餐饮、零售、酒店住宿等经营者也都尝到了“甜头”。

赛场外,卖煎饼果子的李阿姨有了幸福的烦恼。“以前晚上的生意也就那样,有个百来块钱算不错了。”说话间,李阿姨手上的活一刻没停,小铲子一抹、一翻、一折,饼皮瞬间成型,香气四溢。

“现在比赛日来摆摊,几个小时下来,手脚没停过,面糊都要比平时多准备个两三桶。”问及收入,李阿姨笑着说:“至少翻了三倍!”话音未落,她又转头招呼起排队的顾客。

图片

据赛事运营方初步测算,岳阳主场的广告赞助、品牌合作、门票及周边衍生品销售等直接经营收入,已能有效覆盖绝大部分赛事组织成本,从而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市场化办赛”的要求。

这从赛事的商业价值和广告价位便可窥见一斑。

“赛事之初是我们找赞助商,现在是企业主动来找我们。”岳阳城发体产公司总经理梁斌透露,随着比赛的深入,赛事品牌价值也随之水涨船高,最直接的,场内广告牌价位翻了5番,广告赞助商企业目前达到20家。

这意味着,99的门票通过撬动企业端的商业投入,用门票的“舍”,换人气的“得”,用人气的“得”,换商业的“盈”,构建起了一个所有参与者都能获益的全域系统——

  • 球迷能以低成本获得高质量的娱乐体验和情感归属;

  • 赞助商能获得有效的品牌曝光和市场回报;

  • 本地商户能因巨大的人流带来实实在在的销售额;

  • 政府则以赛事为支点,为城市品牌形象赋能,为区域经济发展聚势。

当各方都能从中受益时,便证明这种“超低价”策略具有可行性和长远价值。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438.1万人次,过夜游客142.68万人次,全市餐饮消费同比增长74.8%,文旅消费同比增长107.7%,住宿消费同比增长50.7%,休闲娱乐消费同比增长163.8%

在岳阳,以体育撬动文旅消费的“含金量”还在攀升。

政府角色的转变,是推动赛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拥有了火爆的人气和初步的商业回报,如何让这场足球盛宴形成健康、可持续的长期生态?关键在于构建一套良性的市场化运行机制。

在这个生态中,政府的力量无外乎很重要,但在“湘超”联赛中,其角色更多的是“服务者”而非“主导者”。

岳阳市城投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的核心任务是为赛事成功举办提供一流的硬件保障和公共服务。比如,确保体育场及周边设施完好、环境整洁,协调好公共交通运力,维护好现场秩序等。至于赛事如何包装、商业如何开发,这些专业的事,我们充分放手,交给市场机制和专业团队去运作。”

图片

这种“政府搭台、市场唱戏”的模式,厘清了边界,释放了活力。

赛事运营方能够心无旁骛地研究球迷喜好、提升观赛体验、拓展商业合作。而企业的赞助,也不再是单纯的“支持任务”,而是基于品牌曝光、市场拓展回报的理性投资决策。各参与方在明确的规则下,为了共同的目标形成合力。

“只有当赛事本身能产生足够的商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吸引社会资本持续主动地投入,形成一个正向循环,它才能真正地活下去、火下去。”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解释。

图片

如今,“湘超”岳阳主场的实践正在证明这条道路的可行性:以低价门票吸引巨大流量——用火热场景催生社交声量——以品牌价值吸引商业赞助——用市场收入反哺赛事运营。

这个闭环的形成,说明赛事已经具备了强大的自我“造血”能力,从而摆脱了对短期行政资源或单一资本输血的依赖,走向了健康、可持续的市场化发展道路。

图片

一张99的门票,撕下的是价格标签,打通的是足球回归大众的路径。“湘超”的实践向大众展示了一个朴素而深刻的启示:最顶流的市场,恰恰孕育于最平民的土壤之中。

当绿茵场重新向所有人敞开怀抱,当体育竞赛卸下精英化的包袱,真诚地拥抱最广大的民众,它所激发的文化能量与经济活力,将重新定义体育产业的价值与未来。

责编:杜立

一审:杜立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岳阳发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