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佳 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1 15:46:06
文/周佳
在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的侗乡山寨里,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创业者:他双目失明,却用坚定的信念“看见”商机;他身陷黑暗,却以温暖的善意照亮他人。
他就是林中刚,一位视力一级残疾的侗族汉子。
从手术失明后的绝望深渊,到成为农资批发、家庭农场、箱包厂多业并举的带头人,他用二十余年的奋斗,书写了一段“暗夜寻光”的励志传奇,更用与妻子吴改辉的相濡以沫,诠释了爱情与坚守的重量。
命运突降阴霾:从微光到黑暗,爱成唯一灯塔
林中刚的人生,早早就与“眼睛”绑定了坎坷。
自幼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他,视力仅有0.1,却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硬生生从小学读到高一。“那时候看题目比别人慢很多,两个小时的考试,我连题目都看不完。”回忆起求学时光,林中刚的语气里藏着遗憾,再加上家境贫寒,父母无力承担进一步就读的费用,他最终选择辍学回家。
即便如此,生活仍给了他一丝甜蜜。通过自由恋爱,他与妻子吴改辉走到了一起。彼时,亲友因他的眼疾纷纷反对,可吴改辉却看中了他的踏实与上进,“说服了家里人,执意要跟我过日子”。这段冲破阻碍的爱情,成了日后他对抗命运的底气。
2004年,是林中刚人生的“至暗时刻”。为了改善视力,他接受了白内障手术,可命运却开了个残酷的玩笑:手术失败,他彻底双目失明。
“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觉得天塌了。”失明后的林中刚,一度陷入绝望。他甚至劝吴改辉:“你才28岁,再找个人嫁了,别跟着我受苦。”可吴改辉却红着眼眶拒绝:“我既然跟了你,就不会走。往后我就是你的眼睛,你的拐杖。”
此后的五年,是夫妻俩最艰难的时光。吴改辉四处打零工,从怀化通道跑到广西邻近的县,只为多挣一点家用;林中刚则留在家中,靠着父母的帮衬照顾年幼的孩子们。周末时,他会让读三年级的儿子牵着自己的手,走三四公里山路去砍柴。儿子在前引路,他在后面扛柴,父子俩的身影,成了山间最动人的画面。“那时候炒的菜味道不好,但能炒熟;喂猪、煮饭,慢慢也能摸索着做。”林中刚说,是妻子的不离不弃,让他没被黑暗彻底吞噬,“她让我觉得,就算看不见,也得好好活下去”。
创业破局前行:从5000元到“批发商”,用诚信踏平坎坷
2009年,一道“光”照进了林中刚的生活。从北京来侗乡支教的张瑶老师,得知他的困境后,深受触动,从北京总部为他申请到5000元创业启动资金,建议他开一家农资店。
“在农村,农资是刚需,可我们这儿交通不便,村民买化肥、农药要跑很远。”林中刚嗅到了商机,可创业的路,从一开始就布满荆棘。最初,他的农资店规模极小,靠着在县农业农村局工作的高中同学帮忙,以公司担保的方式从农业农村局拿货,“先销售,再慢慢回款”。吴改辉则成了店里的“全能担当”:开车送货、外出联系客户、下地种菜补贴家用,忙得脚不沾地。
最让林中刚难忘的,是创业初期的一次“翻车”经历。一次,他从别处调了一批肥料,要送到10多公里外的小山村。彼时都是泥巴路,货车行至半路突然故障翻车,道路被堵。“那车肥料本来能赚100多块,可路不通,村民又不肯自己来扛,我怕被偷,就在山坡上睡了三个晚上。”最后,还是吴改辉和舅姥用板车,硬生生把肥料拉了两三公里,才让这批货顺利卖出,没亏本。
“别人能干的,我也能干,还得干好。”这次经历,让林中刚更加坚定了把农资店做好的决心。他坚守“诚信为本”,从不卖假货、次货。为了降低成本,他后来直接联系厂家,用挂车批量拉货,从“零售商”慢慢做成了“批发商”。
“现在我们是独坡镇里最大农资批发商,一年利润能有10多万,在农村已经很不容易了。”说起如今的农资生意,林中刚的语气里满是自豪。
更难得的是,赚到钱后,林中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张瑶老师资助的5000元退还给了其所在的组织。“张老师帮了我,我不能一直拿着这份帮助,得把机会留给更多需要的人。”这份质朴的感恩,让张瑶深受感动,也让乡邻们对他多了一份敬佩。
携手共赴新生:从“一人富”到“众人富”,把温暖传给更多人
“我能走到今天,最该感谢的是我老婆,她是我们家的顶梁柱。”采访中,林中刚不止一次提到吴改辉。多年来,夫妻俩早已形成了默契:林中刚负责“把握方向”,做业务参谋;吴改辉负责“落地执行”,开车送货、管理日常。就连后来拓展的新业务,也离不开夫妻俩的携手协作。
2015年,林中刚看到村里不少残疾人就业困难,便萌生了办家庭农场的想法。“我自己是残疾人,知道他们找工作有多难。”他与亲戚合作,流转土地,搞中药种植和水果种植,一开始面积有100多亩,后来因管理难度大,缩小到合适规模。农场里,除了四五名全职的正常务工人员,还常年聘请四、五个残疾人做零工,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不用到处跑。
2024年年初,林中刚又有了新想法。他的一位同村朋友,在浙江义乌做箱包业务20多年,技术过硬,可朋友的妻子患有严重的帕金森,生活不能自理,夫妻俩长期分居。“我想着,要是能让他回来一起办箱包厂,既能让他们夫妻团聚,还能带动更多人就业。”于是,林中刚主动联系朋友,一拍即合,在今年3月创办了通道丽颜箱包厂。
如今,箱包厂已有两条生产线,20多名员工,其中8人来自脱贫户家庭,5人来自残疾人家庭。厂里还专门聘请了留守妇女和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活,“让她们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能有份收入”。
除了创业,林中刚还不忘回馈社会。作为残疾人代表,他积极为残疾人发声。2022年,吴改辉、林中刚被评为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三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2024年,吴改辉获得第七届怀化市道德模范提名奖。
从双目失明后的绝望,到如今成为带动一方就业的带头人,林中刚的人生,就像侗乡山寨里的一盏灯,虽历经风雨,却始终明亮。“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再黑的夜,也能找到光。”林中刚的这句话,不仅是他对自己人生的总结,更是对每一个身处困境者的鼓励。
暗夜寻光,向阳而行,终能抵达属于自己的光明。
责编:黄伊婷
一审:黄伊婷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