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唱便是20余年,湖南攸县人在广东成了渔歌非遗传承人

  犇视频   2025-10-19 11:58:36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致远)10月16日,广铁集团组织中媒及湖南各主流媒体采访团走进惠东,聚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东渔歌的传承与活力。惠东渔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源于宋朝、流行于广东惠东沿海,以徒口清唱、曲调独特为特点,真实反映渔民生活与情感的传统民间艺术。

记者见到了来自湖南攸县的惠东渔歌市级传承人张喜英,从星海音乐学院毕业以后的她,受到惠东渔歌的影响,一唱便是20余年。

作为一名从湖南来到惠东的非遗传承人,张喜英告诉记者,“2002年接触到惠东渔歌,当时的渔歌快要濒临失传,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海边听到了这么好听的歌声,我下定决心要把这个渔歌学好。”

2024年初,惠州北至长沙南的高铁正式始发,为在惠州的湖南人和计划前往湖南旅游、进行商务往来的市民带来了全新的选择。“以前从湖南过来要辗转许久,高铁开通后,让山海之间的距离大幅缩短。”谈及惠东的变化,张喜英感慨道:“如今越来越多游客坐着高铁来惠东看双月湾、逛平海古城,顺带走进渔歌表演现场,非遗不再是藏在渔村的‘老物件’,反而成了游客追捧的‘文化名片’。”

在张喜英看来,高铁不仅带火了旅游,更给非遗传承注入了新活力:“以前教渔歌全靠口传心授,范围很窄;现在高铁让跨区域交流变得容易,我们能走得更远,去香港、重庆演出。”

作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东渔歌不仅承载着千年渔家文化记忆,更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责编:李致远

一审:李致远

二审:郭文雯

三审:周文博

来源:犇视频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