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俊 湖南日报 2025-10-18 17:33:25
近日,媒体发布了一则男子酒后用“辅助驾驶”开车20公里被处罚的案例,引发网友关注。
你知道吗?现阶段我国允许上路的辅助驾驶大多不超过L2级别,系统仅提供有限的辅助驾驶功能,并非脱离驾驶人的自动驾驶。
因此,驾驶人在饮酒状态下开启辅助驾驶功能,仍应当被认定为在饮酒状态下掌控车辆行驶,属于酒驾或醉驾。
那么问题来了,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差在哪儿?
今日科普,为你解答。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知识多一点】
近日,一名男子酒后靠辅助驾驶开20公里被处罚的新闻引发热议。不少人疑惑:明明开了“自驾”,为何还要罚驾驶员?问题核心在于,你可能混淆了“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
我国将驾驶自动化分为0至5级,明确划分了二者界限。
0—2级为驾驶辅助,属于低级别的驾驶自动化功能,由系统辅助人类执行动态驾驶任务,但驾驶主体仍是驾驶员。比如,0级应急辅助能提供驾驶员疲劳监测、车道偏离预警等功能;1级部分驾驶辅助可实现自适应巡航等,让驾驶员的手或脚得到休息;2级组合驾驶辅助则能同时控制横向和纵向,但驾驶员仍需时刻关注路况。
而3—5级才是自动驾驶,属于高级别的驾驶自动化功能。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能让用户在特定场景下脱离驾驶任务,但仍需保持接管能力;4级高度自动驾驶则可在必要时自动执行最小风险策略,无需用户接管;5级完全自动驾驶尚未实现。
目前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法律规定,都要求驾驶员集中精力,不能把安全交给系统。
记住,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真正的“自驾”,永远需要人的清醒守护。
参考文字来源:
北京科技报、科普中国
责编:周顺
一审:王铭俊
二审:刘文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