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国 2025-10-18 16:45:02

香蕉为什么会变黑?

1. 成熟标志:长这种黑斑的香蕉,口感很绝
推荐指数:🌟🌟🌟🌟🌟
特点:这类黑斑通常呈点状、斑点较小,分布相对均匀,果肉白白嫩嫩,没有损坏,闻起来香气浓郁,没有异味。

此时香蕉口感最好!不仅可以放心吃,更是香蕉风味和甜度的巅峰时刻。
我们最常见到的香蕉黑斑,其实是它自然成熟的标志。香蕉皮的细胞中含有一种叫“多酚氧化酶”的物质,随着香蕉的呼吸作用和乙烯的释放,果实逐渐成熟。香蕉皮里的多酚在氧气和酶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最后生成黑色素物质,香蕉皮上便出现了我们熟悉的黑点。
2. 不小心“冻伤”了,冷害变黑
生香蕉被冻伤,口感极差
特点:果皮变黑看起来像是坏了,实际上这仅仅是果皮的“冻伤”。但如果放进去的是未熟透的生香蕉,低温不仅会让果皮变黑,更关键的是会抑制负责催熟的酶的活性,导致香蕉不会后熟,即使再把它拿出来放到室温,也无法再变甜变软。


买回来的香蕉,不要放进冰箱!香蕉是典型的热带呼吸跃变型水果,对低温较为敏感,最适合的贮藏温度为 12℃~14℃。一旦贮藏温度低于 11℃ 就会发生冷害,导致果皮出现灰褐色斑块、果肉褐变,甚至让整个香蕉皮在短时间内变得乌黑一片。[3、4]如果冻伤严重,也可能会出现内部软烂的情况。
熟透的香蕉被冻伤,由于果肉已经成熟,其内部的糖分和风味物质已经形成,只要剥开皮后果肉完好,就能吃;生香蕉被冻伤,果肉会保持又硬又涩的状态,口感极差,失去食用价值。
3. 香蕉“生病”了——病理性黑斑
不要食用
特点:与自然熟透的带黑点的香蕉不同,病理性黑斑通常斑点较大,呈不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中心常呈黑色或深褐色,边缘有时带有浅色水渍状晕圈,并明显向内凹陷。并且,病斑会迅速扩大、连接成片,还会深入果肉,导致果肉组织变黑、腐烂、发酸或产生霉味。


香蕉在采后贮运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微生物病害,导致香蕉生病,比如香蕉炭疽病、黑星病、冠腐病和蕉腐病等[1、5],某些病菌感染会导致香蕉长出黑斑,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香蕉炭疽病。这类香蕉的果肉很可能已经被霉菌污染,建议不要食用。
4. 机械损伤——受伤部位变黑
尽快食用
香蕉受到机械损伤后,受伤部位会因为酶促褐变而变黑,这只是表皮受伤而已,不影响食用。但这种香蕉要尽早吃,否则很容易被微生物污染,整体也更容易腐坏。

成熟带黑斑的香蕉
有 2 个令人惊喜的好处
1 不甜的香蕉,有黑斑点后会变甜

2 有黑点的香蕉,更能帮你大便顺畅
不想让香蕉“黑化”得太快
怎么办?
1 用保鲜膜包住香蕉把儿

2 避免和“催熟队友”放一起
3 把香蕉倒着放

4 热水浸泡法
总而言之,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要想避免香蕉“黑化”的太快,我们对香蕉应该轻拿轻放,避免磕碰。暴力对待香蕉,如挤压、磕碰等,会导致香蕉表皮和果肉受损,发生褐变反应,出现黑色伤痕,还更容易变质。
责编:周顺
一审:周顺
二审:刘文韬
三审:杨又华
来源:科普中国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