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8 15:50:33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唐鸿 李俊鹏)“现管理人申请确认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并终结重整程序,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准许。”随着法槌落下,资兴市人民法院近日一纸裁定,为郴州丰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丰越公司”)历时四年的破产重整案画上圆满句号。这家曾经的环保明星企业不仅摆脱了近18亿元的债务泥潭,更提前10个月完成全部债权清偿,清偿率高达100%,实现了从“濒临死亡”到“全面复苏”的司法救企典范。
丰越公司全景。
从明星企业到债务危机
环保巨轮因何搁浅?
丰越公司曾是湖南省民营百强、制造业百强企业,也是有色金属废物回收领域的领军者。然而受母公司债务牵连,公司资金链彻底断裂,负债总额高达17.92亿元,资产负债率达216%。2021年8月,债权人向资兴法院递交破产重整申请,这家环保明星企业走到了生死边缘。
企业何去何从?979名职工的权益如何保障?126名债权人利益怎样平衡?重重压力之下,资兴法院指定破产管理人团队深入调查,发现丰越公司虽身负巨债,但核心技术团队稳定,生产线持续运转,仍具备显著的挽救价值。
为此,法院创新采用“资产摸底与引资招募双轨并行”策略,在完成资产审计评估的同时,同步面向全国招募战略投资人。法官与管理人团队共组织召开23场专项协调会,与48家重点债权人进行一对一沟通,精准解析企业资产状况与重整经营可行性,终于在2023年5月推动重整计划草案获债权人会议高票通过。
府院联动破冰
创新机制打通堵点
重整计划启动执行后,一道棘手难题横亘眼前:丰越公司原股东持有的股权在广东、浙江等地法院存在7笔司法冻结,涉及案件标的额超3亿元,导致股权变更登记无法完成,战略投资人信心严重受挫。
面对这一跨区域司法难题,资兴法院果断启动“双轨攻坚”方案:一方面由管理人团队主动对接各冻结法院,提交解除冻结申请;另一方面由审判团队直接与相关法院执行局沟通协调。经过两个多月努力,仍有2家外地法院因故未予配合,程序陷入停滞。
关键时刻,资兴法院依据湖南省高院与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出台的《关于推进企业破产程序中公司登记便利化的实施意见》,创新提出由破产案件受理法院直接解除企业自身股权冻结的解决方案。但因该举措在郴州市尚无先例,市场监管部门对协助执行心存顾虑。
为彻底打破僵局,资兴法院提请资兴市破产府院联动机制办公室启动重大事项协调机制。2023年11月,经市长主持召开府院联动专题会议,最终确定由法院向市场监管部门出具《协助执行解除查封通知书》,市场监管部门据此解除全部股权冻结,并依据法院裁定办理股权变更登记,彻底扫清了重整计划执行的最大障碍。
提前10月清偿债务
涅槃重生再启航
“在市委、市政府和法院的强力支持下,我们不仅保住了企业,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丰越公司现任总经理张华表示。
重整以来,企业业绩实现逆势上扬:2023年9月至2024年12月,实现销售收入33.13亿元,净利润2969.84万元,成功扭亏为盈。2024年初,重整投资人成功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浙江工企环保集团,累计投入8.23亿元用于焙烧系统改造、余热发电项目建设及原料采购,企业综合回收率提升至92.5%。
2025年1—8月,公司销售收入达32.97亿元,同比激增109.33%;缴纳税款2209万元,增幅高达321.56%。职工安置方面,公司留用原职工689人,占总人数的70.3%,职工月均工资从重整前的4580元提升至6500元,增长42%,社保费用按时足额缴纳。
更令人欣慰的是,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在资兴“7·27”特大洪灾后第一时间捐款35万元;向全市环卫系统捐助3万元专项保障金;为市教育局捐赠100台教学办公电脑,总价值60万元。
2025年6月,丰越公司提前10个月完成全部2.6亿元清偿任务,清偿率达到100%。资兴法院随后向不动产登记中心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解除其土地、房产抵押登记,释放资产价值1.2亿元,为企业“松绑减负”。
作为资兴法院首例破产重整成功案例,本案通过府院协同、机制创新,实现了企业、职工、债权人、社会多方共赢。“企业回归正轨后,法院将持续发挥审判职能,护航企业稳健发展。”资兴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彭艳飞表示,“我们将建立常态化司法服务机制,助力企业防范风险、优化资源配置,为更多‘危困企业’寻出路,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更强司法动能。”
责编:李迅
一审:艾京昆
二审:陈佳婧
三审:周智颖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