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7 16:13:30
湖南法治报·新湖南客户端讯(记者 王薇 通讯员 陈鑫)一纸漏洞百出的“20年租赁协议”竟让法院执行陷入僵局?当“买卖不破租赁”的法律原则成为老赖对抗执行的工具,检察机关重拳出击揭开虚假协议面纱。近日,株洲炎陵县检察院通过专项监督破解执行难题,让企图钻法律空子的被执行人最终低头腾房,切实维护了司法权威和当事人合法权益。
2023年,炎陵县人民法院对郭某某与唐某某民事纠纷案作出生效判决后,被执行人唐某某拒不履行还款义务。法院依法拍卖其名下房产期间,唐某某突然提交一份与唐某峰签订的20年长期租赁协议,承租人更是以“买卖不破租赁”为由拒不腾房,导致买受人无法收房、申请执行人迟迟拿不到执行款,执行程序陷入僵局。
“这份协议租金明显低于市场价,且租户唐某峰与唐某某存在亲属关系。”承办检察官发现此案存在诸多疑点。“承租人”对租赁协议支支吾吾,租赁协议中“一次性支付20年租金”却无转账记录,这些反常细节引起检察机关高度警觉。
2025年5月,炎陵县人民检察院获知该案线索后,迅速组建专案组,实地勘查房屋使用状况。“这房子不像有人常住,”承办检察官在现场勘查时说道,“水电表大半年都是零,门口积灰很厚,邻居也说几乎没见过‘租客’人影。”
办案团队没有轻易放过这一线索。他们立即转向线上线下同步摸排,一位年轻干警在排查中介平台时突然发现关键信息:“这房子不是已经‘长租’出去了吗?怎么还在好几家中介挂网招租?”他立即向上级汇报,“这里肯定有问题。”
为进一步核实租赁真实性,办案团队通过户籍数据与社会关系进行交叉比对。结果令人吃惊——所谓的“承租人”唐某峰,竟然是被执行人唐某某的亲属!“你们既然是租赁关系,请带我们进你租住的房屋内看一下,并请提供一下近年来的租金支付凭证。”面对询问,唐某峰支支吾吾,始终拿不出转账记录或现金交付证据,也拒绝办案团队进入所租住的房屋内,最终不得不承认:“其实……我没有租他的房子,我就是帮他看看房子。”
办案检察官严肃指出:“企图以虚假租赁规避执行,不仅妨碍司法公正,还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至此,这处房屋背后精心编织的“租赁骗局”被彻底揭穿。
“经全面核查,该‘长期租赁合同’系恶意串通伪造,所谓承租人从未实际占有房屋。”在完整的证据链面前,检察机关依法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执行法院随即对配合被执行人伪造租房合同的人员采取了司法惩戒措施,被执行人收到司法惩戒后主动配合将涉案房屋腾空,执行法院依法向申请执行人发放了执行案款。
“检察机关的监督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拖了两年的案子终于见到阳光!”拿到执行款的郭某某激动地说。该案的成功办理不仅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更对企图以虚假诉讼规避执行的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打击虚假租赁不仅关乎市场秩序,更直接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承办检察官表示,“我们将重点整治通过虚假租赁侵害群众权益的行为,让老百姓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据悉,接下来炎陵县人民检察院将联合县人民法院建立“执行难”联防联治机制,通过类案集中监督、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依法追究拒不执行判决刑事责任等方式,全方位打击规避执行、逃避执行等行为,让生效判决不再是“一纸空文”,而是真正变成群众能够兑现的“真金白银”,切实增强司法公信力和群众获得感。
组稿:刘惠明
责编:曾雨田
一审:曾雨田
二审:杜巧巧
三审:杨湛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