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16 22:12:4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16日讯(记者 胡雪怡 通讯员 周大熊)1964年的今天,新疆罗布泊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10月16日,郴州711时光小镇俱乐部内掌声与泪光交织,“雅韵三湘·艺润四水”核工业主题沉浸式舞台剧《丁香花》温情开演。

作为“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711矿曾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艘核潜艇提供关键铀原料。如今,这座承载着特殊使命的工业遗存,通过《丁香花》的舞台再度唤醒沉睡的历史。演出用艺术光影串联起“功勋铀矿”的奋斗史诗与强国征程的壮阔记忆,传递着“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内核。
该剧由郴州市委、市政府携手湖南省演艺集团精心创排,湖南省话剧院创作团队历时数月扎根矿场实地采风,采访数十位老矿工及家属,用真实史料打磨出矿工王冬明与恋人唐冬梅的生死守望故事,让核工业先驱的奉献具象可感。此次纳入“雅韵三湘·艺润四水”演出剧目,让这份扎根湖南本土的红色文化,通过惠民平台走向更广阔的受众。

演出过程中,科技与情感的碰撞让历史场景立体重现:随着“小皮球,架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的童谣响起,开矿凿岩声从四方传来,潮湿的矿洞气息在剧场弥漫,可移动舞台带领观众“深入矿道”,3D影像让20世纪50年代的工棚与矿井支架映入眼帘。
同时,著名音乐人唐磊操刀的《丁香花》旋律贯穿始终,将矿工藏在“41号信箱”里的思念、掘进时的呐喊与丁香花象征的纯粹爱恋交织呈现。当“包扎一下,还能接着干”的台词响起,台下掌声经久不息,不少观众悄然拭泪。

当年的711矿嫂周仲生在观剧后回忆道:“我老爷子那个时候好辛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给国家做了很大的贡献。”
“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精神,对我们今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也注入了更加蓬勃的动力。”中核集团二四华中公司市场部经理田启明在观剧后深有感触。
剧目负责人表示:“61年前的巨响是历史的丰碑,而这些普通人的故事是丰碑下的基石,‘雅韵三湘’让我们有机会把基石上的初心,唱给更多人听。”

落幕时,《丁香花》的旋律久久回荡在711矿的天空。作为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这里正通过文旅融合实践让核工业精神从工业遗存中走出,成为滋养后人的精神养分。
责编:胡雪怡
一审:胡雪怡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