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甜 三湘都市报 2025-10-16 18:15:50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田甜 通讯员 熊思思
10月16日上午,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内,52岁的肖三红正用手语与听障学生交流。这样的场景,已经重复了33年。
1992年站上特教讲台至今,肖三红从一名青涩教师成长为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她教过的学生中,有20余人考入北京联合大学、长春大学等高校。比这些成绩更动人的,是孩子们发自心底的那一声声“妈妈”。
“一支粉笔”到“三步教学法”
1992年,肖三红从长沙市湘江师范学校特师部毕业,来到当时永州唯一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那时全校只有5名专职教师,教学资源极度匮乏。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腔热血,是她教育生涯的起点。
面对听障、智力障碍学生理解力有限的现实,肖三红很快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方法效果甚微。“过去的手眼传授形式,内容理性抽象,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她决心改变。
2015年,肖三红成立“三步教学法”实验班,将教学划分为“知识学习、知识练习、知识运用”三个阶段。创新性地采用情景再现与演示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利用听障学生具象认知较强的特性,把抽象知识变得生动可感。
“比如教‘二分之一’这个概念,我就把苹果切成两半,让他们直观地理解。”肖三红解释道。在她的课堂上,黄瓜、月饼都是教具,生活场景被搬进教室,有效破解了听障学生“学不会、用不上”的难题。
2019年,肖三红成立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工作室,将这套教学方法推广至全省,让更多特教教师掌握了与特殊孩子沟通的“钥匙”。
 
课堂内外,“老师妈妈”的全程守护
“特殊孩子更需要耐心对待,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能让一个家庭重燃希望。”这是肖三红常挂在嘴边的话。她不仅是课堂上的多科老师,也是课后的“临时妈妈”。学生小杨因父母在外务工长期住校,肖三红便成了他的“专属监护人”,每天检查他的作业、教他规范手语,周末带他整理衣物,还定期和家长视频分享孩子的成长。
面对全校闻名的“调皮王”小彭,肖三红没有批评指责,反而发现孩子爱劳动、乐于助人的优点,鼓励他担任班级劳动委员。在她的引导下,小彭每天清晨清扫教室,用手语向老师问好,学习成绩也稳步提升。今年,已成家生子的小彭特意回校,叮嘱学弟学妹“要听老师的话,毕业后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
除了校园里的守护,肖三红还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信念,为重度残疾学生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她深知,对于重度残疾的孩子来说,教育是他们与外界连接的重要桥梁。无论严寒酷暑,她每月2至4次,带着特制的教具和教案,穿梭在永州的大街小巷,为23个无法到校的孩子送去知识和希望。
 
多年来,肖三红获评湖南省特级教师、湖南省优秀教师,2025年当选湖南省“最美教师”,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现在还在探索互联网时代的特教新路径,希望能帮更多孩子找到自己的‘一番天地’。”33个春秋,她用爱与专业守护着“折翼天使”,让无数特殊孩子的人生,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责编:田甜
一审:田甜
二审:黄娟
三审:张军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