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可心 湖南日报 2025-10-16 18:17:35
湖南日报10月16日讯(全媒体记者 余蓉 见习记者 沈可心)大学生创业被称作“九死一生甚至九十九死一生”的事业。过去,社会更多关注成功者,而大量创业失败的大学生往往成为“沉默的少数”。今日,在2025年湖南省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智库成果发布会上,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王荣发布了8项由该院负责的研究报告,其中包括由省教科院发展所副所长蒋志平团队编写的《加快构建大学生“后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议》。该报告首次系统提出“后创业”服务理念,探索为创业受挫者构建全链条保障机制,旨在引导社会更加理性看待创业挫折,让“失败”不必然成为创业历程的终点。
团队基于对2022年以来全省5182家已注销大学生创办企业的数据分析,以及对313名创业失败大学生(含部分再次创业者)的深度访谈,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发现,创业失败原因多元复杂:“磨人”的政务服务易成为创业者的“南墙”,政策“悬空”让许多大学生“爱而不得”,“成功教育”让部分学生盲目起跑沦为“韭菜”,加之创业成本偏高、市场对接困难,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成为压垮部分创业项目的“最后一根稻草”。
基于研究,团队从三个维度提出对策建议:前端强化风险预防,通过完善创业失败教育课程、建立预警机制、组建创业联盟,降低失败概率;中端加强过程支持,强化政策赋能与陪跑服务,帮助在创项目增强抗风险能力;后端提供善后保障,探索开发创业保险、探索个人破产立法、建立创业信用修复制度并完善再创业援助机制,为创业者“托底撑腰”。
该体系建议的提出,为探索大学生创业服务提供了前瞻思路和有益参考,相关研究成果也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支持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提供了智库支撑。
责编:沈可心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