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财邦|租赁经济渐成潮流,重新定义新消费模式

杨建建     2025-10-15 21:01:53

                                       
曾几何时,拥有一台顶级的全画幅相机、一套齐全的北欧风露营装备,是无数城市生活群体清单上的闪光目标。近期,一股新的消费模式正在改写这套规则: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喜欢不一定要占有,租赁也能打开理想生活的大门。
侃财君发现,租赁不仅仅能更省钱,其背后,还是一场更为深刻的消费价值观念变迁。
  万物皆可“租”,消费模式悄然转变
位于长沙市五一广场的“出圈相机”店,店内相机租赁产品类型丰富。从适合记录生活Vlog的便携式相机;到追星族必备的长焦相机;以及适配风光、人像、夜景的全能微单与无人机,应有尽有,可以满足不同场景的拍摄需求。
“租比买更划算,体验感也更好。”负责人訾先生透露,从今年开始,相机租赁十分火爆,国庆假期,店里的产品提前一周被租赁一空。 
(“出圈相机”店内相机架。侃财君摄。)

以相机为例,租比买更划算。以租赁市场上最为火爆的一款Vlog拍摄神器大疆Pocket3为例,10月15日,官方平台的售价是2799元起,对于一些短期或是低频使用需求的用户而言,租赁优势明显。线下租赁门店的日租金普遍在30至50元之间,长租时还会有更优惠的价格,部分线上租赁平台甚至推出19.9元每天的套餐。
体验感也更好。“客人用完,交还后,我们会细心打理,确保客人每次用起来都像是新的。”出圈相机的店员介绍说。
不仅相机租赁生意红火,还有新能源汽车、AI设备、户外装备租赁也蔚然成风。《2025年租赁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5年新能源车租赁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500亿元;2025年露营装备租赁市场规模预计达2483.2亿元。
随着租赁经济深度渗透,一个“万物皆可租”的新消费生态日益成熟。
 谁在体验租赁消费新模式?
侃财君调查发现,这种只租不卖的新型消费背后主体,是以大学生和城市职场人居多的年轻群体,是他们主动拥抱并重新定义了“租赁”的价值。
周末想去露营,不是着急买一顶帐篷,而是打开手机看看哪家能租;想学摄影,不是砸钱买上万元的设备,而是先租一台入门相机试试水。
如果你问一个90后或是00后,为什么宁愿选择租也不愿买?答案很少是“因为没钱”,买不起就退而求其次。对于这届年轻人而言,“租”早已不是拮据的无奈之选,而是一种轻资产、重体验的新型消费。
位于长沙市湘江路的迪卡侬店,正成为年轻人探索户外生活的第一站。在这里,不必动辄上千元的投入,只需几十元就能开启一种全新的可能——公路车、水上桨板、露营装备和健身器材,统统可以“按天租赁”。
更便捷的是,迪卡侬还开通了线上租赁服务,只需打开支付宝搜索“迪乐租”,即可在线浏览品类、一键下单,到店直接取走装备,全程省心省力。
    (迪乐租”小程序页面截图。)    
 一顶快开遮阳棚的帐篷、户外桌椅和地垫,整套露营装备日租仅99.9元;一辆入门级山地车,日租也只要69.9元。对许多想要尝试户外却不愿盲目投资的年轻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理想的“体验缓冲区”,用最小的成本试错,用最灵活的方式体验生活。
用租赁来重新定义消费,不为占有买单,只为体验付费。这不仅是一种精明的选择,更是一种适合年轻人的生活智慧。
 万亿“蓝海”正喷薄而出
据易观分析《中国新租赁行业消费洞察(2025年)》预测,预计2025年中国新租赁市场规模将超过700亿元,到2030年新租赁市场规模将接近10000亿元,租赁经济万亿“蓝海”正在迸发出蓬勃的发展力量。     
从对物品的占有转向对物品使用的体验,我们该如何拥抱这个使用权优于所有权的租赁新时代? 
(易观分析发布的消费者偏好租赁的商品类型TOP10。图源网络)
“这不是一阵风。”訾先生坦言,“以租代买”的观念在年轻群体中正快速普及,大家更愿以低成本享受高品质设备,而非为低频使用的产品付出高额购置费用。只要这代年轻人还在追求新鲜生活的体验、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这阵“租生活”的风,就不会停,能够吹得足够远。
为什么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租赁经济可以发展得如此火热?说白了,这届年轻人活得更明白了: 租的不是东西,而是一种体验,是一种使用完了就放下的自在。
当灵活与理性成为新消费的底色时,租赁经济渐成一种潮流,稳固成为这个时代持久发展的经济景观,将重新定义我们生活与物质世界的关系。

欢迎关注新湖南客户端“生态环保直通车”专题,并监督举报你身边的环保问题。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上车”!

生态环保直通车

 END

    作者|杨建建    奉永成
 一审|杨建建
  二审|张尚武
  三审|李伟锋
- 相关精选推荐 -
“好房子”来了!国家标准推动居住升级
吹“牛皮”还是真“牛B”
湖南日报经济频道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商务合作:hnrbkcb
分享、点赞、在看,再看不迷路⬇️

责编:杨建建

一审:杨建建

二审:张尚武

三审:李伟锋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