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将为河西“青春走廊”按下美颜键!麓山南路垃圾治理启动“盖+清+宣”组合拳

  犇视频   2025-10-15 19:53:14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罗艾敏

有着河西“青春走廊”之称的长沙麓山南路将迎来环境卫生改善。

针对近期有市民反映的“麓山南路夜晚垃圾陡增”的问题,三湘都市报记者连日走访调查发现,该现象是因“商户干湿垃圾随意丢放,与环卫清运时间错位”等原因引起。10月15日,湖南湘江新区行政执法局岳麓区环卫中心表示,将陆续更换带盖的不锈钢垃圾车,加大垃圾清运力度。同时,环卫部门将积极与街道、城管等部门沟通,加强对商户实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

【现场】

白天一切正常,晚上10点后垃圾车全部“超载”

坐落在岳麓山下的麓山南路,因串联起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成为承载无数学子青春记忆的一条公里文化之路。这里各类小吃与美食不仅吸引学生,也令游客慕名而来。

10月13日17时,正值傍晚人流高峰,记者沿麓山南路从东向西步行探查。沿途所见,除了常规的垃圾桶,每隔一二百米还设有专用的垃圾车。这些垃圾车分为两类,一类是带盖的不锈钢车,另一类则是不带盖的铁制车。

10月13日17时,长沙麓山南路上的垃圾车并未出现垃圾爆满情况。全媒体记者 罗艾敏 摄

街道上,大部分人在享用完美食后,都表现得文明有序,他们会将包装袋、竹签等垃圾拿在手中,直至找到垃圾桶才丢弃。

放眼望去,傍晚时分的麓山南路,各类垃圾桶尚未出现爆满的情况,路面也基本维持着洁净。

然而,22时过后,这条街的景象就发生了彻底改变。当店铺陆续打烊,喧嚣散去,路灯下的垃圾车几乎全部“超载”。大包小包的垃圾从车内溢到地上,浑浊的污水顺着车缝流出,在路面形成深色水渍,散发着令人不适的气味。

“白天还是挺好的,但一到晚上味道就更明显了,特别是夏天。”在附近工作的夏女士对此感受颇深。

【调查】

商户随意丢放湿垃圾,与环卫清运时间错位

“这些大包的垃圾基本上都是附近商家扔的。”在麓山南路经营火锅店的刘先生指着门口的垃圾车说,“一些小店没有垃圾桶放垃圾,他们晚上打扫完卫生,就直接把这些干湿垃圾全部扔到垃圾车里了。”

由于闭店时间晚,环卫工人已经下班,垃圾便会产生堆积。刘先生最担心的是垃圾渗滤液,“夏天蒸发后臭气熏天,冬天积在地面上,顾客都要绕道走。”

刘先生无奈地表示,“平时情况就已经是这样了,一到节假日人流量变大,垃圾车满得更快,这污水蔓延的范围只会更大。”

记者在闭店时段观察到,确实有一些店员拎着大袋垃圾出来投放。从饮品店、小吃店到服装店,各类包装袋、餐余垃圾被直接堆放在已满的垃圾车旁。

10月13日23时,一辆停放在长沙麓山南路的垃圾车边上,堆满了附近商户丢弃的干湿垃圾。全媒体记者 罗艾敏 摄

“垃圾车主要为游客和日常清运设置的。”负责该路段的环卫工人刘阿姨告诉记者,他们在每天早上6时30分前就会完成第一轮清运,7时前把垃圾全部运往垃圾站,同时清洗地面。

“中午和下午看到垃圾车满了,我们也会来清理。”刘阿姨无奈地说,“反复跟商家说过,不要把带汤水的垃圾直接扔进去,但效果不大。”

【回应】

环卫部门:更新垃圾车,加大垃圾清运力度

面对“青春走廊”的治理难题,10月15日,湖南湘江新区行政执法局岳麓区环卫中心作出回应。

该中心市容维护督查科工作人员表示,麓山南路沿线固定垃圾站距离较远,现有清运能力在平时尚可应对,但一到夜间高峰时段,尤其在运力不足的情况下,垃圾产生量与清运能力之间的差距被迅速拉大,导致垃圾堆积滞留。此外,部分垃圾车未配备密闭盖,造成气味外泄,影响了环境。

为缓解这一问题,环卫部门计划于明年6月前,逐步将垃圾车全部更换为带盖的不锈钢垃圾车,从源头上阻隔气味扩散。其次,将加强晚班管理,要求无论垃圾多少,都必须在垃圾站关站前完成清运,确保夜间垃圾车保持空置状态,避免次日清晨的爆满景象。

“根治这一问题需要多方协同努力。我们正在积极与街道、城管等部门沟通,共同加强对商户的宣传教育。”该工作人员表示,按规定,商户产生的大量垃圾本应自行送至垃圾站,“但对于确有实际困难的商户,我们也可以协商,通过委托环卫人员的方式进行清运,以疏通末端环节。”

记者了解到,环卫部门近期还将加强对重点路段的巡查和机动调配。

“在垃圾量特别大的点位,我们会增设垃圾车扩容,同时要求现场管理员加强督导,确保问题能够早发现、快处理。”该工作人员说。

【记者手记】

携手共建,给“青春走廊”一个不留死角的体面

连日来的走访,麓山南路的景象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白天,它是充满活力的“青春走廊”;入夜,却几乎沦为“露天垃圾场”。这种强烈的反差,构成了此次调查最刺痛人心的底色。

问题的核心,远非“清理不及时”这么简单。令人稍感宽慰的是,环卫部门已给出了“换桶、夜清、协同”的清晰路径。

环境的维护并非靠单方面努力就能实现。在这起垃圾治理战中,商户既是污染源头的制造者,也是承受者。环卫部门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固然必要,但更关键的还是责任的重构。

在城市的烟火气与文明秩序之间,我们需要的是携手共建,给这条“青春走廊”一个不留死角的体面。

责编:宋科铖

一审:罗艾敏

二审:丁鹏志

三审:周文博

来源:犇视频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