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甜 三湘都市报 2025-10-15 19:19:58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田甜 通讯员 熊思思
湘绣,是一门讲究双手协作的指尖艺术。先天左臂残缺的杨凯崎却以口手协作,执针引线,闯入了这片天地。“绣”出了一条从怀化到长沙、从求职无门到助人无数的创业路。
10月15日,独臂绣娘杨凯崎向记者讲述她以针为笔、以线为墨的人生故事。
一只手,绣出精彩人生
1988年,杨凯崎出生于湖南怀化,左上臂先天性残缺。“爷爷给我取名‘凯崎’,希望我哪怕遇到崎岖的道路,依然能凯旋。”这份寄望,成了她日后面对困境的精神底色。
2008年,杨凯崎带着仅有的500元踏入大学校门。家庭条件并不宽裕的她,在校期间勤工俭学,卖电话卡、摆地摊、带旅游团……
毕业后,她满怀期待地投出近200份简历,却屡屡因身体残疾被拒。“对方得知我是残疾人,面试时看到我只有一只手,就直接拒绝了。”一次次求职落空,让她一度陷入迷茫,但骨子里的韧劲让她不愿向命运低头。
“越缺失什么,你会越喜欢什么。”杨凯崎从小就喜爱手工,对于只有一只手的她而言,精美的手工作品有着格外的吸引力。于是,她萌生了学习湘绣的念头。
刺绣本需双手协作,杨凯崎用嘴辅助劈线、穿针,嘴唇常被针扎破,手臂磨出血痕。她坚持每天练习,寒来暑往,终于完成第一幅《喜鹊报喜图》。此后,她四处拜师,精进技艺。2015年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上,杨凯崎第一幅长作品《富水山居》被认定为中国湘绣非遗杰出作品,她也被授予“新生代中国湘绣传承人”的称号。

助人,用爱点亮同行之路
“我淋过雨,总想为别人撑把伞。”经历过残障人士求职创业的艰难,杨凯崎在掌握湘绣技艺后,第一个念头便是“帮更多像我一样的人”。2013年,她在长沙创办“湘绣坊”,10余年来,坚持免费培训上千名残友学习湘绣。在这里,刺绣不仅是谋生的技能,更是疗愈心灵、实现自我价值的桥梁。“看着他们将一块布绣成一件成品,大家在一块儿交流,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是最打动我的。”杨凯崎说。
杨凯崎的爱心不仅体现在事业中,更融入日常生活。13年来,她始终照顾身患小儿麻痹症的残友韩勇钦,帮他买菜、搬轮椅、渡过难关。韩勇钦动情地说:“我们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同时,她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捐赠物资、推动无障碍设施改造,将湘绣课堂带进校园,让更多人了解这项非遗技艺。
残运赛场上,杨凯崎同样光芒四射。2019年,她带伤参加全国第十届残运会,获得跆拳道女子58公斤级第五名;2022年,在湖南省第十一届残运会女子跆拳道58公斤级比赛中斩获金牌。

“天助自助者,心灵不随身体残障,梦想不应有人缺席。”这是杨凯崎的信念,也是她人生的写照。从被帮助者到助人者,她用一只手、一颗公益心,在崎岖路上走出花开遍野的坦途。
责编:田甜
一审:田甜
二审:黄娟
三审:张军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