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廿八载 爱心浇灌桃李香

  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15 16:28:0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王美慧

在基础教育的园地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爱心播撒希望,用奉献诠释责任。双江小学的教师李,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28年教龄,她从青丝到白发,始终坚守在小学语文教学一线,既是孩子们眼中亲切的“李妈妈”,也是同事们心中靠谱的“领头雁”。她用扎实的专业素养深耕教学,用滚烫的教育情怀呵护童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篇章。

孩子们的“暖心港湾”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是李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她28年班主任工作的真实写照。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她的课堂,永远充满着温度。

班里曾有个叫小宇的男孩,刚转来时性格孤僻,上课从不发言,作业本上总是歪歪扭扭的字迹。通过家访了解到,小宇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因缺乏陪伴而变得敏感和内向。从那天起,李老师特意在班会上设计了“我的小优点”分享活动,鼓励同学们发现彼此的闪光点。渐渐地,小宇开始主动举手发言,作业本上的字迹也越来越工整,期末时还被评为了“进步小明星”。小宇的奶奶握着李的手,红着眼眶说:“李老师,您比我们当的还用心啊!真心谢

这样的故事,在李的教学生涯中不胜枚举。28年来,她带过的班级始终充满着家的温暖,孩子们总说:“在李老师班里,每天都像被阳光照着一样舒服。”

教学路上的“钻研者”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更要成为长流水。”作为有着28年教经验的语文教师,李从未停止过专业成长的脚步。她深知,小学语文是孩子语言素养、思维能力的奠基阶段,每一堂课都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在教学中,李华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把古诗编成儿歌,让孩子们在吟唱中感受韵律之美;她带着学生走进公园,在观察中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她组织“课本剧表演”,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体会人物情感。她的语文课,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孩子们常常说:“上李老师的课,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

作为年级组长,李不仅自己深耕教学,还带领全年级老师共同进步。她常说:“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每年的集体备课,她总是提前做好准备,把自己的教学思路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年轻老师遇到教学难题,她会耐心指导,甚至示范讲课;她还牵头成立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小组”,带领老师们探索更有效的识字方法,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爱上识字。

教研路上的“追梦人”

李华发现,班里的孩子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统一的作业要求常常让一些孩子“吃不饱”,另一些孩子“吃不了”。于是,她开始思考:如何让作业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兼顾不同孩子的需求?带着这个问题,李开始了“小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

她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大量教育理论书籍,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反复修改作业设计方案。她把作业分为“基础层”“提升层”“挑战层”:基础层侧重知识巩固,让每个孩子都能完成;提升层增加一点难度,鼓励孩子们跳一跳够得着;挑战层则注重拓展延伸,让学有余力的孩子得到更多锻炼。为了检验分层作业的效果,她坚持每天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记录孩子们的完成情况,定期和家长沟通。

一学期下来,班里孩子的语文成绩不仅有了明显提升,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了写作业,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她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论文《基于“双减学语计技巧》,发表在《新课程教学》教育期刊上,为更多老师提供了参考。

28年的教龄,是一串闪光的足迹,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李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着“爱心”与“奉献”的真谛。她就像春风,温柔地吹拂着每一颗童心,在她的呵护下,一批又一批孩子茁壮成长,带着她的期望走向更远的地方。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