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姣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14 21:55:30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孟姣燕 见习记者 陈娟 通讯员 江钻 童舟
在湘潭市雨湖区姜畲镇,塔岭枢纽是G60沪昆高速与G0421许广高速两条交通大动脉的交汇点,也曾是出行高峰期湖南有名的“堵点”。
10月13日,湖南高速公路路网监测指挥中心发布数据,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塔岭枢纽至殷家坳枢纽路段缓行次数同比下降3.4%,交通事故率下降25%。从“常堵”到“畅通”,塔岭枢纽经历了怎样的蜕变?
长期超负荷运转,醴娄高速有效分流
“去年国庆假期在塔岭堵了1个多小时,今年往返居然一路畅行!”10月13日,常年奔波在这条线路上的货车司机丁小红告诉记者。
丁小红在湘乡经营水果生意,前往长沙进货常走沪昆高速,一路途径塔岭枢纽、湘潭北互通、殷家坳枢纽,这是全省高速车流密集、最易拥堵的一段。
作为东西向的国家干线,沪昆高速承担着连接华东与西南多省的重要功能,每逢节假日,返乡探亲与旅游车流叠加,使得该路段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数据显示,2025年春运期间,该路段车流量超设计流量20.72%,日均流量较平时增长近60%。严重的拥堵不仅影响高速公路通行,更形成“溢出效应”,波及周边路网,与高速平行的S320省道首当其冲。
破解这一困局,优化路网是治本之策。今年7月,醴娄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成为破解塔岭困局的关键。国庆中秋假期,沪昆高速湘潭段日均车流量7.4万辆,较去年同期下降4.49%;醴娄高速湘潭段总流量日均高达3.88万辆,为沪昆高速分流约25%的车流。
“这意味着,近四分之一的车辆通过新线路实现了跨区域通行,直接从源头上减轻了塔岭枢纽的负荷。”湖南高速集团湘潭分公司总经理涂征宇介绍,新路网重构区域交通格局,让车流有了新选择,塔岭枢纽终于得以“喘口气”。
与之平行的S320省道上,沿线居民也欣喜地发现,这个假期出现了“高速不堵,省道好走”的新变化。“以往节假日拥堵的几个节点现在畅通了,为省道、乡道也减了负。”雨湖区居民苏伟军说。
路警协同,事故处理时间大幅缩短
驾驶一辆载有灭火器等应急装备的皮卡,每日至少一次巡查——这是湖南高速集团湘潭分公司湘潭管理所所长熊志锋的工作日常。每逢节假日,他在路上跑得更加频繁,“我们会与交警在重要点位上轮流值守,确保各类突发事件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处置。”
面对复杂的交通状况,湖南高速集团湘潭分公司与高速交警探索出一套“路警协同、共治共享”的有效模式。
针对塔岭枢纽至殷家坳枢纽这一重点路段,双方联合制定“一段一策”疏堵保畅工作预案,创新实施“两网格三点位”精准管控模式。也就是将该路段划分为2个责任网格,在殷家坳枢纽、湘潭北互通、塔岭枢纽等3个关键点位部署值守力量,实现“点、线、面”全覆盖,责任到人。
国庆中秋假期间,这套机制发挥了“定盘星”作用。车辆救援部门提前将力量前置,确保一旦发生事故或故障,能够“迅速响应,快速拖移”。路网分中心、交警、路产、养护等多方力量联勤联动,实现交通事故“快处、快撤”。
省交管总队高速交管四支队民警石晨军介绍:“在联合演练和实战中,处置效率大幅提升。例如节日期间的一起事故,从接警到清障恢复交通,用时15分钟,比以往同类型事故处理时间缩短一半。”
大数据+无人机,哪里拥堵一清二楚
在塔岭互通的疏堵实践中,科技力量扮演“智慧大脑”和“火眼金睛”的角色。
国庆中秋假期间,该路线电子情报板实时发布路况信息,精准引导车辆提前规划路线;无人机升空巡查,快速发现堵点,为现场疏导提供第一手信息;大数据平台则对车流峰值进行预测,让管理措施跑在流量高峰之前。
塔岭互通
“通过路网运行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智能调度平台,我们实现了对重点路段的全天候动态感知。”湖南高速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套依托“云—网—边—端”协同的智能系统,已在全省高速路网推广应用,实现了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
湖南高速集团表示,将以塔岭互通为样本,持续推进智慧高速建设与路网扩容,复制推广疏堵经验,打通更多“堵点”。
原文载于2025年10月16日湖南日报5版
责编:刘乐
一审:刘乐
二审:张尚武
三审:李伟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