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斯涵 湖南日报 2025-10-14 21:58:38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通讯员 刘思懿 付裕隆
10月13日,2025年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在长沙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大会由中国植物学会主办,湖南大学承办,来自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湖北大学、海南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233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近1800名代表参会。
本次大会围绕“植物科学与新质生产力”主题设置了植物科学与生命健康、农业发展及生态环境三个研究方向,策划了16个专题,内容涵盖植物生物多样性与演化、种质资源与作物驯化、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植物代谢与生物资源利用、智慧农业技术等多个领域,共组织了140余场高水平报告。
大会主席、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种康院士表示,植物科学作为传统基础学科,通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有力支撑了粮食安全、生态保护、生命健康与乡村振兴等国所重大战略需求。今年9月中国植物学会联合全国30个省级植物学会在科普月期间,共同发布了“推动植物科学服务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倡议书,积极探索植物科学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近年来,国所基金委生命学部也从评审机制和项目设置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引导开展原创性研究,尝试学术评价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实质性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他鼓励广大植物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学所,努力开展具有“五新”特质的研究,着重关注开辟新领域的“新载体”,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动传统植物学科改革和创新发展。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省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链长张健强调,湖南是农业大省、生态大省,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这里农耕文化悠久,农业科技积淀深厚,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特别是在生命科学、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等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布局建设了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和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科研人才,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湖南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瑰曙表示,“希望各位科技同行群策群力、守正创新,为湖南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为大会承办方,2024年12月,湖南大学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建实体化级教学科研机构隆平农学院,学院立足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前沿,以“四个一流”为建设目标——着力培养新时代一流农学创新人才,系统开展前沿性一流农学科学研究,持续产出一流农学原创成果,全面建设具有鲜明现代农学特色的国际一流农学院,为湖南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湖南大学党委书记邓卫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增进与广大同仁在科研平台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植物生物科学领域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助推农业生物产业发展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会上还举行了第五届吴征镒植物学奖颁奖仪式。经评奖委员会评审,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所长、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汪小全研究员获得“成就奖”,南京师范大学钟伯坚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植物所鲁丽敏研究员获得“创新奖”,12位青年植物学科技工作者获得“新锐奖”。
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大会的召开,不仅为全国植物科学领域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更将推动植物科学与产业深度融合,为国所新质生产力发展及湖南农业、生态领域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责编:杨斯涵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