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14 19:05:5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14日讯(通讯员 彭志民)“以前这条街堵得水泄不通,现在走起来敞亮多了!店里卫生、商品品质都上去了,生意也越来越好。”十月中旬,走进新化县城南市场城东路,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询价声交织在一起,群众穿梭于整齐干净的摊位间,挑选着心仪的商品,一场源自农贸市场的基层治理“变身记”,让老城区居民群众“菜篮子”幸福满满。
用治理温度破解治理难题
“太堵了,电瓶车都开不过去,车和摊子都一起挤到路中间了。”说起城东路曾经的交通状况,周边群众吐槽不已。城东路紧邻城南市场,曾是占道经营的“重灾区”;流动摊贩“打游击”、车辆随意停放,宽敞马路被占去大半,整治效果“雨过地皮湿”,执法人员一撤离便反弹。
针对“整治-反弹”的占道经营“顽疾”,街道联合城管、交警、社区多部门现场办公,实地调研,分析原因、倾听民意,商定整改方案。
一方面,通过设置隔离护栏压缩占道空间,从源头避免“游击队”回潮;交警部门则对违停无牌车、“僵尸车”集中拖移,规范停车秩序;另一方面,采取“疏堵结合、合理布局、有序经营”相结合的方式,在周边空置地块设立临时摊位,实行“定时定点”管理,既解决流动摊贩的生计,又保障交通畅通,充分释放基层治理的善意和温度。
“以前早晚高峰期堵得寸步难行,现在护栏一设、摊位一规范,马路敞亮了,出行也安心了。”家住附近的居民李阿姨说。
用治理广度激活治理动能
“光靠部门执法力量远远不够,群众的眼睛是‘千里眼’,群众的参与是‘动力源’。”立新桥社区党总支书记曾鸿文说。
为打破“基层治理一头热”的困境,7月17日,城南市场规范经营座谈会在立新桥社区召开,城管、社区、商户代表、“上梅红”志愿者、居民代表齐聚一堂,“吐槽”“献策”。商户道出“担心整治影响生意”的顾虑,居民反映“人行道被占、出行不便”的难题,志愿者分享“劝导时遭误解”的委屈……在坦诚沟通中,各方找到了利益平衡点;市场规范不是“单向管理”,而是“共同责任”。
在城南市场治理中充分发动群众力量,将居住在附近的“上梅红”志愿者纳入日常巡查队伍中,对门店清洁卫生、是否超门线经营、有无乱贴小广告等进行每日记录,成为市场管理的“移动探头”,为日后“星级门店”评定提供依据。
如今,“全民共治”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居民主动监督不文明行为,志愿者及时劝导违规现象,商户自觉维护门前秩序。“以前看到乱摆摊只会抱怨,现在会主动劝他们去临时摊位,因为这是‘我们的市场’。”“上梅红”志愿者龚宁的话,道出了群众参与的自觉。
用治理深度注入治理活力
近日,“老五南杂批发”店门口挂上了一块亮闪闪的“五星”级门店荣誉牌——这是县城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梅街道联合授予的“文明经营标杆”。沿街而行,数十家商店门口分别挂着“三星”“四星”“五星”牌匾,其中7家“五星”门店皆是店容整洁、生意红火的示范。
“五星”如何评?从整洁卫生、商品品质,到秩序安全、诚信经营、商户形象,五方面指标由“上梅红”志愿者日常督查记录,实行动态评定。“不管能不能拿到‘星级’,把卫生搞好、商品做优,对自己肯定有好处!”这是众多商户的心声。
“星级门店”评选启动后,经营户参与热情高涨。餐饮店每日收摊后主动冲洗门前地面,便利店清理橱窗小广告,杂货店将商品整齐摆放在店内……大家比卫生、比品质、比诚信,形成“赶超”氛围。商户的“爱心”也在“加盟”治理,考虑到进城零担菜农摆摊难,多家门店主动让出周边空地。
“以前觉得治理是‘给我们添麻烦’,现在明白是‘为我们谋福利’。市场环境好了,人流量更大了,生意也更红火了。”经营户们纷纷感慨。从“要我改”到“我要改”,从“被动配合”到“主动参与”,商户已成为市场治理的“主人翁”。
从“脏乱堵”到“洁净畅”,从“拉锯战”到“协奏曲”,这场源自新化县城南市场的基层治理“变身”仍在继续。让“烟火气”中透着“文明风”,让老市场在探索中焕发持久活力,这场由多方合力推动的治理实践,正书写着基层治理的“新化答卷”。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