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14 18:26:06
每周五的夜晚,嘉禾县新城区嘉滨湖美食文化街灯火通明。2025年“声动嘉禾”歌王大赛现场,嘹亮歌声与观众喝彩此起彼伏。舞台旁,县融媒体中心导播团队正通过“铸都嘉禾”APP向全县同步直播;人群中,记者进行现场采访,记录精彩时刻;线上平台,短视频内容持续分发,引发多轮传播。
这场由嘉禾县融媒体中心深度参与并主导传播的文化活动,展现了其立足公共服务、推进媒体融合的实践探索。近年来,该中心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探索媒体深度融合路径,在服务群众、引导群众中发挥主流媒体作用。
机制创新与内容突破“双轮驱动”
媒体融合,改革先行。嘉禾县融媒体中心通过评价体系改革,突破机制障碍。
“身份管理”转为“岗位管理”,“主观评价”转为“量化考评”,“档案工资”转为“绩效薪酬”——这一系列改革打破了编内编外身份界限,实现同岗同责、同工同酬、优劳优酬,绩效分配向采编一线倾斜,提升了人员积极性和创造力。
机制创新促进了内容创作。2022年以来,中心公开招聘11人,引进特殊人才2人,与高校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充实人才队伍。融媒矩阵平台发布的信息、图文、视频等内容全网阅读量超过亿次,其中《奥运冠军刘焕华回嘉 实现灯盏糍粑自由》单条短视频播放量达1200余万次。
《神奇的嘉禾》以诗意的广播语言,呈现嘉禾人文底蕴和自然风光,栏目全网点击量超千万,入选2025年湖南省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嘉禾伴嫁歌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时长17分钟;冬季蔬菜保障工作获得央视《新闻联播》等栏目报道,对外传播效果显著。
2024年,嘉禾县融媒体中心获得全省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先进县、湖南省媒体精品内容共创先锋号等荣誉,体现了其在内容创作和公共服务方面取得的进展。
智慧服务与城乡融合“协同推进”
媒体融合,根基在服务。嘉禾县将智慧广电建设列为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计划5年投入1676万元,推进全县智慧广电全覆盖。目前已完成石桥镇、普满乡2个乡镇智慧管控平台和24个村级智慧乡村平台建设,形成“一镇(村)一品(屏)”宣传、乡村治理、文化宣传、智慧农业等多功能平台,推动媒体服务向基层延伸。
应急广播体系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平台,923个终端,覆盖行政村、20户以上自然村、地质灾害隐患点、县城主要游园广场。通过建管用一体化运维,年均安排30万元保障经费,平台在线率稳定在95%以上,在应急信息发布和政策宣传中发挥重要作用。
文化惠民工作持续推进。2024年,嘉禾县保障特殊群体收视权益,对老红军(遗孀)、特困户、敬老院等免收有线电视基本收视费,对低收入家庭、残疾人等实行收费优惠,全年减免费用107.68万元,惠及近万户家庭。
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在短视频创作、政务号代运营等业务基础上,新增签约代运营账号2个,服务领域延伸至城管执法、农业农村、科工信等部门。围绕针织产业、非遗、乡村振兴等主题制作的系列短视频,在县内各平台取得良好传播效果,逐步形成内容IP效应。
平台融合与活动创新“同频共振”
在嘉禾,融媒体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深度融合,展现出协同效应。
场地共用、内容共创、活动共办的模式,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获得固定场地,融媒体中心则得到稳定的内容来源和线下入口。“歌王大赛”即是典型案例——实践中心提供舞台,融媒中心负责传播,实现优势互补。各实践站(所)推荐的“身边好人”“道德模范”,通过融媒矩阵进行全媒体宣传报道,拓展了好人好事的传播渠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融媒体中心提供创作素材,融媒体中心的传播则扩大活动影响力。
品牌活动提升传播效能。2025年,围绕本地节庆、特色产业与群众需求,中心策划执行了“新春团拜MV《相亲相爱》”等系列线上线下融合活动,提升了融媒体平台资源整合效率,增强了本地品牌传播力。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嘉禾县融媒体中心开设18个新闻专栏,组织拍摄51个电视专题片,融媒矩阵全网阅读量达上亿次,媒体传播效果持续提升。
在今天的嘉禾,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现场可见融媒体中心的直播设备,“铸都嘉禾”APP可阅新鲜推选的“身边好人”故事。从机制改革到智慧网络建设,再到内容创作,嘉禾县以公共服务为切入点,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构建集新闻宣传、政务服务、民生服务、文明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形成县级媒体融合发展的“嘉禾实践”。
责编:梁可庭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