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可心 湖南日报 2025-10-14 21:47:26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蓉 见习记者 沈可心
秋日星城,创新潮涌。10月14日,长沙县委党校亲民楼内掌声雷动,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高端装备领域主擂台赛在此圆满收官。来自全国121所高校的302支顶尖团队、近千名科创青年历经激烈角逐,最终17支团队成功“挂帅”,在“工程机械之都”擂响技术攻坚战鼓。
值得关注的是,赛事倡导的“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揭榜”机制,与湖南推进的第二届“金种子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新赛制高度契合。两者共同凸显,“揭榜挂帅”已成为激活青年潜能、链接产学研用的关键路径,正汇聚成一股强劲的创新潮流。
“英雄不问出处”
从“命题作文”到“需求导向”
本次擂台赛打破传统“命题作文”模式,所有榜题均源自产业一线亟待突破的“卡脖子”难题。在长沙举办的高端装备领域主擂台赛上,企业围绕领域痛点,发布“航空发动机齿轮损伤智能化识别”“深空探测大推力电推进设计”“大型数控机床几何误差智能补偿”等18项具体技术需求;高校团队则依托专业优势揭榜应答,提交数百份创新方案。
“我们依据揭榜单位的赛题需求与评分标准,设计整套方案。”来自福州大学、参与航空发动机齿轮损伤智能化识别及评估系统平台(CS-03)榜题的获奖团队代表陈浩,道出“揭榜挂帅”的精髓。他进一步表示:“比赛过程中,我们与企业公开对接、不断完善项目,既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也为企业注入年轻的创新思维。”这种机制确保科研攻关精准锚定产业需求,让青年人才的智慧直接服务于技术创新最前沿。
长沙理工大学“驭光探瑕,时频固基”团队,作为CS-16榜题“大型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在线测量与智能补偿技术”的“擂主”,其揭榜之路正是“实践找问题、创新寻答案”的典型缩影。
团队负责人盛文泽告诉记者,自己正是在研究时发现,传统激光干涉仪因光源不稳导致测量误差,且每次离线校准成本高昂。为突破这一困境,他在查阅大量资料后,将方向锁定“光频梳”技术,希望通过稳定光源实现测量突破。恰在此时,湖南先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榜题,与团队攻克方向高度契合,他便果断“揭榜”。
在攻克技术难题的过程中,盛文泽深刻感受到与企业深度互动的重要性:“我们向出题企业咨询具体机床参数,他们主动反馈,助力我们快速解决棘手的误差测量与补偿难题。”贯穿赛事的产学研互动,有效架设起科技成果转化的“快车道”。
成果即刻生根
从“比赛擂台”到“合作平台”
“揭榜挂帅”的魅力不仅在于赛场比拼,更在于推动创新成果快速生根发芽。颁奖仪式现场,中铁五局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长沙理工大学“再造”先锋团队,就隧道工程装备再制造技术现场签约,将比赛方案直接推向工程实践。
“我们通过材料-工艺-装备一体化开发,针对性解决了企业难题,实现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再制造。”团队负责人熊健达介绍。根据协议,中铁五局一公司将开放实验室与工程现场供团队开展中试验证,还会分阶段拨付产业化资金,目标是在1年内推动部分成果在实际项目试点应用,并共建“人才联合培养基地”。这一案例,完美诠释了赛事“研发-转化-迭代”的闭环设计。
赛事期间,资源对接会同步开展,参赛团队代表与企业技术负责人深入交流。针对榜题中涉及的精密轴承寿命预测、大型结构件焊接质量智能检测等技术难题,多个优秀参赛项目与龙头企业现场达成签约意向。
这种以真实需求为牵引、以成果落地为目标的氛围,与湖南大力营造的青年创新创业生态同频共振。据悉,湖南省第二届“金种子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也已规划引入“揭榜挂帅”新赛制,将围绕本省重点产业和新兴未来产业发布更多“英雄帖”。
从国家级“擂台赛”到省级“金种子”,“揭榜挂帅”的机制创新已在湖湘大地上形成协同效应。这不仅是赛事形式的创新,更是创新生态的营造——让更多青年人才的奇思妙想有机会直面市场挑战,共同激活青年创新的“一池春水”,让科技“金种子”在产业沃土中生根发芽。
责编:沈可心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