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码”赋能阳光执法 花垣以数字化手段构建透明高效涉企行政执法

    2025-10-14 17:52:29

湖南法治报·新湖南客户端讯(全媒体记者 李翔 通讯员李媚 黄文芳)“请扫描这个二维码,核验我们的执法信息。”近日,在花垣县某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执法人员通过“扫码入企”新机制开展检查。企业负责人只需扫描“行政检查码”,即可实时验证执法人员身份、检查事项和流程。这是花垣县落实上级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要求、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从源头扎紧规范检查篱笆

规范涉企执法,关键在把好检查入口。今年3月,花垣县以省级执法监督一体化平台为依托,率先完成行政检查主体资格清理确认——经依法审核并报县政府审定,55个法定行政检查主体名单正式公示,从源头上杜绝无资质检查乱象。同步梳理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最终确定377项涉企检查事项,县市场监管局等11家重点单位同步公示综合监管事项清单,实现检查事项清单化、透明化

在此基础上,花垣县将减少重复检查、规范检查程序的政策要求转化为扫码入企”的刚性制度:所有法定检查主体执法人员发起的涉企检查,必须通过APP端生成检查码。企业只需一键扫码即可实时查看检查任务、执法人员等相关信息;监管部门则通过平台公示检查计划,最大限度减少重复检查、多头检查。目前,全县扫码入企执行率已达100%,真正实现从事前报备事中透明的数字化升级。

过去最怕突击检查,现在扫码就能清楚检查内容,心里踏实多了。当地一家制造业企业负责人坦言,码上公开不仅减少了重复检查,更让企业对执法流程有了明确预期。这种将省级执法监督平台应用要求落细落实的实践,正成为花垣县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

能力建设与监督闭环双轮驱动

阳光执法绝非一了之。在检查码背后,是花垣县在执法能力建设和监督机制上的硬功夫

以训提质锻造专业军 规范执法,能力先行。花垣县将执法培训作为基础工程,围绕扫码入企流程、裁量基准适用等核心内容,开展多轮专题培训,覆盖执法人员超百人次。培训摒弃填鸭式教学,紧扣检查前备案生成二维码、检查中亮码接受监督、检查后结果平台公示等实操场景,让一线执法人员既懂政策要求、又会平台操作。

现在检查前先想程序是否合规,扫码流程是否到位,这已经成了我们的工作习惯。一名参与培训的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表示。

以评促优把好“质量关”。程序规范与案件质量是阳光执法的“一体两面”。今年,花垣县启动2025年度行政执法案卷集中评查,由律师、行政复议专家、执法监督骨干组成的评查组,对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重点领域抽取100余宗案卷开展“全面体检”,重点核查程序合法性、证据充分性、裁量准确性等核心指标。评查结束后,县司法局及时梳理汇总发现的问题与不足,形成“一案一表”评查反馈清单,“点对点”通报至各相关执法部门,明确指出整改要求和时限,督促其深刻剖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通过“专业评查+问题反馈+整改提升”的闭环机制,确保问题件件有回音、整改事事有着落,切实提升执法案件的整体质量与规范化水平。

阳光执法激活发展新动能

在制度规范基础上,花垣县鼓励执法部门探索创新监管模式,推动典型实践转化应用。县市场监管局深化首违不罚制度应用,累计惠及多家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县交通运输局率先在县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开展扫码入企检查试点,通过数字赋能实现检查流程、检查内容和结果处置的标准化、透明化。这两项实践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被法治新湘西·规范涉企检查湘西实践专栏专题报道,形成基础规范+创新示范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

扫码入企的刚性约束、执法能力的持续提升、案卷评查的质量倒逼,共同构成花垣县落实上级部署的系统性工程。这套组合拳还与柔性执法三张清单推行、执法与利益链条切断等举措深度融合,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服务型转变。

数据最有说服力:今年上半年,全县重点执法部门罚没收入同比下降72.9%;对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从轻或减轻处罚,累计减免金额达87万余元;经营主体满意度提升至98.5%。重复检查少了,程序更透明了,企业负担轻了成为普遍共识,市场主体活力持续释放。

从一枚小码的创新应用,到制度+能力+监督体系的系统构建,花垣县正以务实举措将国家和湖南省的政策蓝图转化为生动实践。这场以阳光为底色的执法变革,不仅照进涉企检查的每一个环节,更以法治之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记者手记

一枚“小码”的治理智慧

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翔

在花垣县,一枚“检查二维码”正成为涉企执法的“数字通行证”。执法人员入企前亮码,企业扫码即可查看检查任务、执法人员等信息,监管部门同步公示检查计划,从源头杜绝重复检查、多头检查。这种“技术+制度”的创新,让执法从“随意查”变为“依规查”,企业从“被动应付”转为“主动监督”。

阳光执法绝非一“码”了之。花垣县以执法能力建设和监督机制为支撑,开展专题培训,覆盖执法人员超百人次;启动案卷集中评查,由专家组成评查组,对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重点领域案卷开展“全面体检”,形成“一案一表”反馈清单,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这场变革重塑了政企关系。县市场监管局推行“首违不罚”清单,交通运输局开展“标准化检查试点”,体现“执法即服务”理念。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县罚没收入同比下降72.9%,市场主体满意度提升至98.5%。

一枚“小码”,照见法治营商环境的未来。花垣实践启示我们:规范执法不是发展的枷锁,而是市场的“定心丸”。

责编:梁原

一审:梁原

二审:齐果

三审:周智颖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