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做优新举措提升解纷质效

    2025-10-14 11:31:41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李群 王微微 何卉一)今年以来,永州法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实做优精准分流+“先行调解”机制,运用该机制成功调解案件8653件,解决了一系列长期困扰基层的劳动争议、物业纠纷、邻里矛盾等诸多问题,优化了司法资源配置,极大提升了纠纷化解效率,为构建多元解纷格局、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力支撑。

双牌县茶林法庭的解纷模式就是永州法院先行调解工作的一个缩影:

蒋师傅和其余30名工友被永州市某服饰有限公司拖欠劳动报酬,在多次讨要无果后,向茶林法庭提起诉讼。茶林法庭在接收立案材料时,向工人师傅们细致了解了案情,考虑到该案事实清晰、权利义务关系清晰,法庭迅速启动了先行调解程序。调解团队分工协作,多次上门走访、反复电话沟通,并联合镇司法所和企业所在地村委会共同介入,耐心、细致开展调解工作,最终促成公司与工人达成和解协议。

“我们听说打官司耗时间,还怕撕破了脸皮,老板更不愿意给钱,所以拖着一直没敢起诉。没想到案子到了法庭,法官联合这么多部门一起帮我们调解,半个月就解决了……”手捧调解书,蒋师傅和工友们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这起涉及多名劳动者的薪酬纠纷得以高效化解,不仅避免了群体性诉讼的发生,也切实维护了辖区内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能快速化解这类纠纷,得益于茶林法庭“调解优先”的机制,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法庭会向当事人推荐“低成本、高效率、易执行”的先行调解,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一律优先导入先行调解流程。调解工作以一名资深法官为核心,整合司法所工作人员、人民陪审员、特邀调解员组成“1+N”专职调解团队,通常在15日内组织调解,力争将矛盾化解在庭审之前。今年以来,该团队已成功调处案件64件,占法庭新收案件总量的44.75%。

“调解不受严格的诉讼程序限制,方式灵活,可就地、在线开展,有利于纠纷快速解决。”茶林法庭副庭长、负责人王微微表示,“我们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通过先行调解不仅减轻了当事人诉累,节约了司法资源,更有助于实现纠纷解决效益的最大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即便有些案件未能在审前准备阶段达成调解,对于双方无争议的事实部分,调解员也会制作《无争议事实记载表》并经双方确认。若案件进入诉讼阶段,相应部分可免于举证质证。这一机制有效缩短了庭审时间,提升了审判效率,切实减轻了当事人的诉讼负担。

责编:谭好

一审:谭好

二审:齐果

三审:周智颖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