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4 10:06:19
永州市直机关工委推荐分享人熊振宇
【文字实录】
长征中,他指挥全师6000余闽西子弟,担负整个红军的后卫任务。在湘江突围时,整个师几乎全军覆没,为主力红军成功渡江争取了宝贵时间。他率余部被迫转战湘江东岸,身负重伤被俘后,断肠明志、向死而生,用一腔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诠释了血性,铸造了军魂!
他就是湘江战役中牺牲的红军高级将领、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
陈树湘出生于长沙县福临铺一个贫苦的佃农家庭,1921年与毛泽东相识,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北伐战争,进入叶挺独立团,跟随毛泽东秋收起义队伍上了井冈山,经过大大小小的数百次战斗,他由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1934年3月,陈树湘担任素有铁军之称的红三十四师师长。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战略大转移。国民党重兵压境,天上飞机轰炸,地面围追堵截,敌人企图用铁三角的合围方式将中央红军全歼于湘江东岸。
86000名红军将士的生命托付给谁呢?生死攸关之际,党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把殿后的重任交给红三十四师。陈树湘心里十分清楚,殿后就意味着流血牺牲,意味着用自己的生命去保全中国革命的力量。他没有半点迟疑,斩钉截铁地回答:“红34师坚决完成军委交给的任务,誓死保卫党中央,誓死保卫中革军委,誓死保卫主力红军!”
临危受命的陈树湘率领红三十四师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令敌人无法跨越的铜墙铁壁,同数万名装备精良的国民党追兵展开殊死搏斗,一次又一次的把生存的机会留给了别人,把死亡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当主力红军安全渡江后,湘江已经被国民党军队全部封锁,红三十四师无法渡江,这支孤军遭到敌人疯狂地围追堵截,多次从死亡线上突围后,又陷入了重围之中,伤亡惨重,几近全军覆没。1934年12月10日,在江华牯子江渡口抢渡沱江时,陈树湘腹部中弹,鲜血直流。他用绑腿带死死地扎紧撕裂的伤口,咬紧牙关,忍着剧痛继续指挥战斗。
“师长,我们掩护您先撤吧!”战士们流着泪请求他。陈树湘虚弱却坚定地说:“我死是小事,遗憾的是不能与你们一道打游击了......将来向中央汇报时,说我陈树湘誓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也绝不向国民党反动派投降!” 最终,伤势过重的陈树湘不幸被俘。敌人为抓到一位红军师长而欣喜若狂,立刻抬起重伤的陈树湘进城邀功。当走到道县蚣坝石马神时,从昏迷中清醒过来的陈树湘趁敌不备,毅然用手撕开腹部早已溃烂的伤口,掏出温热的肠子,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绞肠自尽,壮烈牺牲,年仅29岁。
陈树湘牺牲后,国民党保安团残忍地割下他的头颅,装进竹笼,送去长沙领赏,并将他的头颅悬挂在小吴门前的一根石柱上示众。石柱正对着小街上一间破烂不堪的小屋,屋里住着的是对陈树湘日思夜想、苦苦等他归来的家人。谁无父母,谁无妻子,谁无儿女,可为了天底下更多的家庭,陈树湘用这样的方式完成了他与家人最后的相聚……
陈树湘用绝对忠诚的壮举,诠释了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的忠诚与担当。
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全州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时指出: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战,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靠的是理想信念。为什么中国革命能成功?奥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这样才能不断取得奇迹般的胜利。我们对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应该抱有这样的必胜信念。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
一部百年中国革命史,就是一部浴血奋战的英雄史。“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英雄的无畏精神就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粮食和所向披靡的勇气。长空映日月,英雄不死,山河颂忠魂,壮士永生!
责编:陈小薇
一审:陈小薇
二审:甄荣
三审:周韬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