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专业与爱心,陪伴学生走出“迷雾森林”——记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单志芳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13 18:22:09

在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单志芳的办公室常常亮着灯。她的工作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手机通讯录存着不少曾咨询或正在跟进学生的联系方式。八年来,她持续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累计帮助500余名学生,成为他们青春成长路上真诚的陪伴者。

“每个推开心理咨询室门的学生,都带着一份勇气。”单志芳回忆,咨询室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这里有挣扎,有泪水,更有突破与成长。八年来,她以专业与爱心,陪伴一个个年轻生命走出心灵的迷雾森林

A第一次走进咨询室时,低着头,声音格外小。自幼父母离异,他在“我是多余的”阴影中长大。初中确诊抑郁症,情绪持续低落。单志芳没有急于解决问题,而是细心在他破碎的童年中寻找那些被忽略的“宝藏”。“外婆的疼爱,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当小A谈到与外婆的感情时,眼中第一次有了光。单志芳敏锐地抓住这个积极,引导他看见不一样的生命

“只有死了,才能从这种压力中解脱。”当谈到家人对他的忽视与随意打骂时,这个一直克制着情绪的年轻人突然崩溃。单志芳立即启动危机干预,深入分析其家庭系统的核心问题,运用专业方法帮助他开始情感分化。半年间,她见证了小A从被动沉默到能够表达内心渴望的转变。虽然前进的路上仍有反复,但改变正在悄然发生。

B因写字时控制不住手抖前来求助。表面上是躯体症状,背后却是一段未被处理的创伤:高考前与母亲冲突被打伤手臂;母亲长期的语言贬低,特别是外貌上的贬低;关于爱情的幻想反复破灭。“她每次谈到母亲,音量就会降低,精神明显变得虚弱。”单志芳观察到这个细节后,敏锐地意识到手抖症状背后的心理意义。她引导小B将症状重新定义为“创伤的身体记忆”,通过渐进式训练缓解症状。

咨询中,单志芳运用认知行为技术,帮助小B重构被扭曲的自我意象;通过依恋分析,让她理解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矛盾模式;借助家庭系统视角,协助她看清代际传递的创伤。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半年咨询,小B在自我评价上趋于理性,能够认识到自卑心理的形成机制;在亲密关系中有所领悟,能理性拒绝不健康的关系;在家庭互动中压力缓解,虽然母亲一句提醒仍会引发情绪波动,但强度明显降低。

这些故事背后,是单志芳年均100多小时的专业坚守。近年来,她累计完成500余人次的心理咨询,天就要接待一位新的来访者。在她的咨询记录上,密密麻麻地记载着每个学生的成长轨迹。这些成长故事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以心为灯,用专业与爱,陪伴每个年轻生命走出阴霾,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

“心理咨询不是简单给建议,而是陪伴学生找到内心的力量。”单志芳这样诠释她的工作。为了这份陪伴,她不断精进专业,参加各类培训督导,磨炼咨询辅导技能,融入咨询辅导实践。

另外,她把关爱延伸到社会,作为石鼓区公益心理咨询师,为社区居民开展心理讲座,用心做好公益心理咨询服务,让心理学的温度温暖更多人。

单志芳“有时候,老师就像学生生命中的一盏灯,不一定能照亮全部道路,但可以在他们内心脆弱的时候给予一丝光亮尽最大努力陪伴他们走出‘迷雾森林’正是因为这份光亮,温暖了无数学子的青春岁月,也诠释着新时代教师最美的模样。

责编:刘琼

一审:刘琼

二审:甄荣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