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3 14:45:34
孙乾丰
10月13日,一场庄重的入藏仪式在湖南省博物馆举行——流散海外七十九载的子弹库战国帛书第二、三卷,终于安落于故土长沙。
子弹库战国帛书于1942年9月在湖南省长沙子弹库1号楚墓出土,承载着战国时期楚地先民的智慧,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和首个典籍意义上的帛书。1946年,它在战乱与动荡中于上海流散海外,开始了长达七十九载的漂泊之路。它的命运,是近代以来无数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一个缩影。
正因如此,它的回归,反映出国家力量的托举与文化话语权的壮大。昔日国势衰微,文物颠沛流离;今朝国运昌隆,瑰宝终得归乡。没有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没有在文化遗产领域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子弹库战国帛书不可能成功返还。这背后,是一个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
同时,这也是一次寻求合作共赢的成功范例。美国史密森尼学会的慷慨移交,彰显了“文明无国界,保护有共识”的理念正成为全球文博界的普遍价值。归还文物,不仅是符合国际法和道义原则的正确行为,更是对原属国文化权利与情感的尊重。
至此,战国帛书的归乡之旅画上了圆满句号,但更是一个崭新起点。随着国家的持续发展与全球协作的深化,将有更多“国家宝藏”结束百年漂泊,重归故土。
责编:彭鹤鸣
一审:彭鹤鸣
二审:欧阳金雨
三审:易博文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