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金石桥镇:“三联机制”织密法治网,绘就乡村新“丰”景

    2025-10-13 13:56:55

湖南法治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黄鹏)秋日暖阳遍洒隆回县金石桥镇的猕猴桃基地,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10月11日,一场接地气的法治宣讲课在这里开讲——金石桥法庭的法官走出审判庭,将法律知识和司法服务送到企业车间、田间地头,用行动铺展“枫桥经验”在乡村的生动画卷。

“签订合同时,怎样明确付款节点和质量验收?”“咱们的猕猴桃品牌,该如何用法律守住‘金字招牌’?”在湖南美味佳瑶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基地里,金石桥法庭负责人黄鹏正娓娓道来。这家拥有3600余亩基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在法庭的“法治护航”下稳步拓展品牌之路。

机制创新:从“坐堂问案”到“上门解困”

金石桥法庭紧扣“枫桥经验”内核,推动司法角色从“坐堂问案”向“上门解困”转变。通过“法官联企”,为企业配备“专属法律顾问”;定期开展“法治体检”,排查合同、用工、知识产权等风险;设立巡回审判点,把庭审搬到生产一线,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辐射效应。

“我们不仅是矛盾的裁判者,更是基层治理的参与者和乡村振兴的推动者。”负责人黄鹏这样定义法庭的新角色。

协同治理: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

法庭主动融入基层治理网络,联合镇综治中心、司法所等单位,建立“信息联通、风险联判、纠纷联调”的三联机制,形成“法庭引领、多方联动”的治理新格局。每月召开联席会议研判风险,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早发现、早介入,针对重大矛盾实行联合调处。

“法庭的加入,为我们基层治理装上了‘法治引擎’。”镇综治中心主任刘志文如此评价。

预防为先:“三前工作法”筑牢解纷堤坝

围绕“预防在前、化解在早、处置在小”的思路,法庭创新实施“三前工作法”:普法宣传走在前,开展“点单式”法律宣讲;风险排查做在前,精准识别苗头性问题;调解介入抢在前,开辟涉农纠纷绿色通道。今年以来,通过这一方法成功化解潜在涉农纠纷15起,诉前调解成功率达87%。

实践成效:法治沃土催生“黄金产业”

在法庭的精准护航下,金石桥镇猕猴桃产业实现从“扩规模”到“树品牌”的转型。累计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42项,挽回经济损失超50万元;涉农纠纷解决周期压缩60%;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八个乡镇超2000户农民增收。

“有了法治‘撑腰’,咱们的‘佳瑶’猕猴桃不仅甜在嘴里,更安在心里!”公司负责人刘国磊的话语中充满底气。如今,“佳瑶”牌猕猴桃已获得绿色食品与无公害农产品双认证,袁隆平院士曾为其题词“佳瑶奇异果,美味又营养”。

暮色渐临,法治宣讲暂告段落,但金石桥法庭探索的脚步未曾停歇。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司法的微光正照亮产业振兴之路,让“枫桥经验”在这片乡土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组稿:姜红玉

责编:王薇

一审:王薇

二审:曾金春

三审:周智颖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