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13 10:29:43
湘西州委党校2025年秋季学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政治能力,主要是指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以及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领导干部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要立足本职工作,以开拓进取、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提升政治能力、领导能力和工作能力。新时代新征程,面临着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越是任务艰巨、形势复杂,越要注重提升政治能力,切实担负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在建设现代化湘西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方向决定道路,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我们党的巨大优势。就领导干部而言,提高政治能力,首先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提高政治能力,首先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他还提到一个故事: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伙夫同志一起床,不问今天有没有米煮饭,却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这说明在红军队伍里,即便是一名炊事员,也懂得方向问题比吃什么更重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低谷走向高峰,在艰难困苦的岁月创造辉煌、成就伟业,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确立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国共产党人总的政治方向,就是朝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理想努力前行,但具体政治方向需要随着世情、国情和形势的发展即党所处的历史方位而不断调整。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复杂形势和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雄韬伟略、远见卓识、战略定力,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迎难而上,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种政治方向上的坚定,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根本保障。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贯彻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州委工作要求,落实到谋划重大战略、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伟大实践中去,经常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是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核心体现,也是在复杂形势下确保事业发展方向不偏、道路不歪的根本保障。江姐在渣滓洞受尽酷刑意志仍如钢如铁,李大钊被捕后临危不惧、慨然从容赴死,赵一曼身陷囹圄却写下《滨江抒怀》、甘将热血沃中华,无数先辈先烈以坚定的革命意志践行着对党的绝对忠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到“政治定力”,强调检验一名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主要看干部是否能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政治定力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强大的政治定力,首先体现在思想上的旗帜鲜明,自觉坚守正确立场、保持正确方向,把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其次,体现在对党的绝对忠诚,始终忠诚于党的信仰、党组织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保持绝对纯粹、表里如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第三,表现为行动上的担当作为,坚决贯彻党的意志、执行党的政策,以高标准、严要求推动工作,脚踏实地履职尽责;此外,还表现在底线上的毫不动摇,严守党规党纪和各项政治要求,不论处于何种情况,绝不试探和触碰边界和红线。新时代新征程上,领导干部要将政治定力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在改革探索、风急浪高时挺立潮头,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时砥砺前行,不为噪音所扰、不为歪风所惑、不为暗流所动,从而汇聚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服从服务政治大局。讲政治就要讲大局,大局里面有政治,大局本身就是政治。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反复强调要胸怀“国之大者”,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善于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讲大局、抓大局,是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倡导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早在福建宁德工作时他就强调,闽东这个全局只能服从全省乃至全国这个全局;在浙江工作时,要求领导干部始终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努力为全国大局作出积极的贡献;在上海工作时指出,上海的发展绝不可能独善其身,也绝不可以独惠其身,必须放在国家对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这些都生动诠释了“大局小局一盘棋”的胸怀格局,为我们树立了增强大局意识的典范。领导干部提高政治能力,要心怀国之大者,不管在哪个职责岗位上,都应自觉站在党和国家的战略全局、政治大局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善于研判国内国际发展大势大局,以大格局、大担当、大作为积极主动融入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等。面对利益取舍,要多打大算盘、算大账、算长远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正确处理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不折不扣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和州委工作要求的落实落地。
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凝聚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在党的纪律规矩中,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党从成立伊始,就十分注重严明党的纪律,党的一大就明确规定新党员必须与反对我们党的纲领的党派和集团断绝一切联系。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在党纪条文中,也有政治方面纪律的规定。党的五大通过的《对于组织问题决议案》强调“宜重视政治纪律”。1949年解放上海时,华东野战军官兵模范执行城市政策和军队纪律,“和衣抱枪、睡在蒙蒙细雨中”,以不扰民的纪律震撼市民,成为党赢得城市民心的关键之举。政治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是党员、干部不可逾越的红线、必须坚守的底线。无论在任何时期,我们都必须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时时处处用党章党规党纪约束自己,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敢于动真碰硬、坚决斗争,在纪律和规矩面前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切实维护纪律的刚性、严肃性。
自觉强化政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强化政治担当是共产党人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鲜明标识和强大力量,也是每一个共产党人都要树立的首要形象。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县“治沙、治水、治碱”,带领群众种植泡桐,留下“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为民情怀。谷文昌面对东山县世代受风沙所困的恶劣环境,以“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英雄气概带领群众与恶劣自然环境抗争、治服风沙,以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三代人接力将荒漠变绿洲,诠释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绩观。当前,少数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甚至有的“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为官避事平生耻。实现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必须淬炼铁一般的政治担当。各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通过“六破六树”强化担当作为,面对重大原则问题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面对改革发展问题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豁得出来、顶得上去,面对各种歪风邪气敢于较真、敢抓敢管,以实际行动诠释政治担当。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斗争中提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通过精准研判军事斗争中的政治风险,将游击战提升为战略方针,保存了革命火种。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之时,毛泽东列举了可能出现的“十七条困难”,告诫全党要“准备吃亏”,在看到“光明”的同时“更要准备困难”,防范了可能出现的政治风险,保障中国革命战争的最终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职责,大家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当前,各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大,各领域风险交叉传导也不容忽视。领导干部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既要从历史中获得启迪、找到克敌制胜的法宝,又要从全局视角谋篇布局、从关键领域攻坚克难,把可能带来的重大风险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前瞻思维,既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又切实防范“灰犀牛”事件;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应对水平,提高自身的风险化解能力,既要确保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战略高超,又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战术高招,坚决防范各种风险失控蔓延和发生系统性风险。
带头涵养良好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领导干部立政德,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基础。我们党历来重视政德建设,重视以德治党。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理应是社会的楷模,其德行善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领导干部要立政德,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努力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重视政德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我们要善于从中华传统美德中汲取营养,从革命先辈、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感受风范,修身立德做表率,带头践行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要严以修身,把对政德的坚守付诸行动,用好手中的权力,自觉做到为政以德、为政以廉、为政以民。要从小事做起,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多积尺寸之功,经常防微杜渐,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
(执笔:翟星、龙志勇、肖炳才,指导老师:阙芳菲)
责编:郭朵朵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