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国 蒋仕民 张国峰 刘湘军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13 08:39:49
坐落在海陵岛上的南海一号博物馆
张新国 蒋仕民 张国峰 刘湘军
“南海一号”如今静卧于博物馆的“水晶宫”中,黝黑的木质骨架如巨鲸骸骨,诉说着八百年的时光沉淀。它曾是南宋时期扬帆远航的商船,满载瓷器的青辉、铁器的乌光、铜钱的斑驳,承载着商贾的期盼驶向远方。那是一次为了交换与沟通的勇敢出走。
南海一号保护发掘现场
南海一号博物馆文物展示
如今,这艘船被整个民族从深海的墓穴中小心翼翼捧回,以隆重的方式回归故土。陈列柜中的南宋瓷器釉色温润,钱币上封存着历史的触痕,船员日用品默默诉说着海上生活。这些曾是远航的物证,如今成为回归的史诗,仿佛是历史派往今天的使者。
在开平碉楼,远航与回归的辩证得到了更深沉的演绎。自力村稻田中耸立的碉楼,汇聚了古希腊柱廊、古罗马拱券与中国传统飞檐,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景观。这些碉楼的主人是远渡重洋的华侨,他们在异国他乡积累财富后,将所见所闻的西方建筑样式与故土情怀融合,筑起了这些精神的丰碑。
开平碉楼
他们人回来了,魂也回来了,并且把世界的影子也一并带了回来,深深地种在了故乡的土壤里。这不再是沉船那种悲壮的、被动的回归,而是一种主动的、创造性的、生生不息的回归。
从“南海一号”到开平碉楼,勾勒出一条壮阔的历史轨迹。前者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在沉睡八百年后以文化瑰宝的身份荣耀归来;后者是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的缩影,将世界精华带回故土。
远航是为了更好地回归,而所有伟大的回归,本身又是新的航程的起点。在这片土地上,远航与回归共同谱写了一曲永不停息的生命乐章。
责编:黄柳英
一审:黄柳英
二审:严万达
三审:李寒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