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13 10:26:0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朱伟祥
清晨五点,当第一缕阳光洒向五一商圈,街道已是一片洁净。在这份整洁背后,有一位与环卫事业相伴三十年的守护者——长沙市芙蓉区五一商圈定王台街道环卫所长王虹。从一线清扫员到环卫所长,她以“钉钉子”的精神,用心用情擦亮着这座“城市客厅”的颜值与气质。
2024年4月,当五一商圈定王台街道环卫所长这个“烫手山芋”岗位空缺时,王虹主动请缨。“商圈日均客流量巨大,环境卫生维护难度远超其他区域,这个职位曾是系统内人人却步的‘绝缘区’。”回忆起当初的选择,王虹的眼神依然坚定。上任伊始,她就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深度调研,早出晚归走遍责任区内60余条主次干道与街巷,详细记录下高峰垃圾堆积点、市民高频投诉等12类48项具体问题,为后续的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对商圈保洁“效率低、响应慢”的痛点,王虹大胆推动管理迭代升级。她积极争取区环卫中心支持,引入洗扫车、高压冲洗车等专业机械设备,创新制定“错峰作业+高峰补位”方案:凌晨3点至6点用大型机械全域清扫主次干道,白天和晚间安排小型保洁车在核心区巡回作业。这一改革既将机械作业率提升了40%,又有效减轻了人工负担。更令人称赞的是,王虹巧妙借助商圈指挥中心电子监控平台,实现了智能调度管理。“通过视频监控精准发现问题,线上直接调度就近保洁人员,将响应时间压缩至5分钟以内。”数据显示,全时管理实施以来,累计高效处置路面不洁、油污清理等案件超2000起,真正做到了“即时脏、即时清”,全域整洁度始终稳定在98%以上。
在提升作业效率的同时,王虹创新构建了“专业队伍+社区+志愿者”的共治共享格局。针对队伍凝聚力不足的问题,她制定了量化绩效考核制度,将保洁区域、处置效率、市民满意度等细化为20项评分标准,薪酬与评分直接挂钩且每月公示。“让‘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这一制度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实行新制度后,主动加班补位人数持续增长,作业投诉率显著下降。她还积极联动核心社区,在商超餐饮集中区设立“环境监督岗”,发动商户与市民组建志愿者队伍,每周五组织“周末大扫除”,形成了“环卫主导、社区协同、群众参与”的全域治理网络。这一创新做法不仅提升了市容环境,更培育了市民的共建共享意识。
三十年的环卫工作经历,让王虹深知“以人为本、安全优先”的重要性。她坚持每日巡查,重点排查机械安全与保洁员防护装备佩戴情况,每月组织开展涵盖机械操作、高温防暑等内容的安全培训。在她的严格管理下,任职至今未发生一起作业安全事故。更让人感动的是,王虹始终保持着与群众的紧密联系。她公开个人电话,24小时响应处置群众诉求。无论是深夜市民反映的垃圾清运噪音,还是节假日游客咨询的公厕位置,她都第一时间解决、耐心回复。这种贴心服务赢得了广泛赞誉,也展现了一位老环卫人的初心与担当。
从“扫净一条路”到“管好一个商圈”,王虹用三十年的坚守诠释了什么是匠心精神。在她看来,环卫工作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良心活。“我们要守护的不仅是城市的‘面子’,更是关乎市民生活品质的‘里子’。”如今,走在五一商圈洁净的街道上,游客们的笑脸就是对这位环卫所长最好的褒奖。
责编:李玉梅
一审:封豪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