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隐山、文庙、壶天古街……

  湘潭在线   2025-10-12 12:02:57

10月10日

由市委网信办主办

湘潭在线新闻网承办的

“我爱湘潭我的家”“时光里的湘潭”

——“拍湘潭”网络主题宣传

采风活动启动

一支由本地网络名人、摄影达人、文旅博主组成的采风团队,分别走进湘潭县和湘乡市的山水与古镇之间,用独特的视角和镜头语言,开启一场与历史对话、为文化留影的深度之旅。

作为湘潭县采风活动的首站,一座横跨花石水、始建于清代的汉城桥,桥身长12米,宽5米,跨度10米,拱高7米。古桥在漫长的岁月里,曾一直是连接两岸交通、便利商旅往来的关键通道。溯源“汉城桥”其名,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便是因其毗邻一处汉代城址遗迹,故而得名。

汉城桥。(陈锦 摄)

在采风团队的镜头下,斑驳的桥身、桥下潺潺的流水与远处静谧的民房相映成趣,有人俯身捕捉石缝间生长的顽强绿植,或远眺记录古桥在阳光下的巍峨剪影,通过一次次对焦与快门,解码这座古桥所承载的百年商贾繁华与人间烟火。

采风团队走进隐山。(陈锦 摄)

如果说汉城桥见证了市井繁华的变迁,那么坐落在湘潭县排头乡隐山村的隐山,则更像一位沉静的长者,少了些车马喧嚣,多了些自然野趣和人文底蕴。这里不仅是风景秀丽的天然氧吧,更是理学家胡安国、胡宏父子著书立说、开创“湖湘学派”的圣地,走出了如周小舟这般坚守理想、敢于直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关联着左宗棠在此增长才干的早年经历,虽处不同时代,却共同诠释从隐山走出去的湖湘子弟心系天下的情怀。

隐山风景区。(陈锦 摄)

采风团队参观周小舟故居。(陈锦 摄)

在这里,采风团队的镜头不单扫过风景,更执着寻找能讲故事的具体细节:一块砖,一级台阶,一道碑文。大家商量着,怎么把这些内容做出新意,真正地“活”起来。

濂溪书堂旧址。(陈锦 摄)

采风团队走进洛口古镇。 (陈锦 摄)

采风团的最后一站来到位于雨湖区城正街尊崇文脉、传承道统的圣地——湘潭文庙。国庆节前夕,这里举行了盛大的祭孔大典。当日,韶乐悠扬,舞蹈翩然,身着古装的舞生与乐生再现古代庄严的祭祀仪轨,不仅表达对先师孔子的崇高敬意,也为这座历史名城献上一份独特的文化厚礼。

采风团队走进文庙。(陈锦 摄)

相较于隐山的自然与汉城桥的实用,文庙的红墙黄瓦、奎星门与大成殿,在秋日下散发一种庄重而典雅的秩序之美。据了解,湘潭文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初年,此后在元、明、清各代多次修缮与扩建,它曾是士子求学、科举致仕的摇篮,见证了朝代的更迭,经历过战火洗礼,却始终屹立在湘潭这片红色热土之上。

踏进千年文庙那一刻,博主“洁yao呀”点赞并写道:红墙黛瓦藏着半部华夏文脉,一砖一瓦仿佛都在说“原来历史离我们这么近!”

另一边,前往湘乡市的采风团队同样收获丰硕。他们依次走访了万福桥、锦屏桥、壶天古街和金石镇状元塔,从跨越古今的桥梁到青石板铺就的老街,再到巍然矗立的古塔,大伙一路走、一路拍、一路交流,对湘潭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有了更深切的体悟。

湘乡万福桥。(郭娜 摄)

湘乡锦屏桥。(郭娜 摄)

采风团队走进湘乡壶天古街。(郭娜 摄)

湘乡金石镇状元塔。(郭娜 摄)

市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将线上流量引向线下的历史文化遗产,让沉睡的文物古迹、人文故事借助互联网的翅膀“活”起来、“火”起来,从而吸引更多人去关注、了解和走进湘潭,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网络动能。

责编:蒋睿

一审:彭婷

二审:颜石敦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湘潭在线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