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11 10:54:1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11日讯(通讯员 邹健 李洁霞 廖辉煌)“一天可收割30亩左右,预计在10月20日前全部收完晚稻。”今天,在衡阳县三湖镇杨林村优质稻示范片,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散发着稻谷清香。95后种植大户张灿驾驶着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进行收割,将稻谷转运到烘干中心烘干。
衡阳县晚稻开镰收割
今年,张灿流转400亩地种植水稻,他添置了一整套农机设备,在满足自己机械化耕作的同时,还为周边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目前,三湖镇种粮大户约80人,85后种粮大户占总人数的70%,种植水稻面积约8000亩,占总种植面积的六成。
连日来,衡阳县48万多亩晚稻陆续开镰收割。在三湖镇福兴村,成片的稻田遍地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趁着晴好天气,种粮大户唐超组织农机收割成熟的晚稻,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颗粒饱满的稻谷被联合收割机尽收囊中。唐超种植双季稻140亩,前期受台风影响,少部分稻田出现倒伏、落粒现象。县农业部门与镇村两级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和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粮食损耗。唐超介绍,今年晚稻亩产1250斤左右,每亩收益1450元左右。
三湖镇是衡阳县六大粮食生产区之一,该镇种植双季稻13000余亩,依托供销社会化服务“大联盟”,提供机收、机烘、仓储一条龙服务,帮助农户实现“收割不用手,稻谷不愁储”。稻田里的秸秆通过压缩成捆运往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
责编:陈鸿飞
一审:唐曦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