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博士王智权:在株洲拿一线城市工资,做面向全球事业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10 11:09:2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永亮

金秋10月,制造名城丹桂飘香。

株洲高新区新马创新园,湖南清皓普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王智权拿起刚出窑的氧化锆瓷块,向客人介绍:“从瓷坯到可佩戴的义齿,材料成本只要几元。”

王智权是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在读博士。2022年,他被湖南的创业沃土所吸引,带领孙丰博、杨兴龙、刘一鸣3名清华同学入湘创业。3年来,创业团队从4人发展到80余人,实现多项齿科修复材料从“0”到“1”国产化替代。

选择湖南,从清华园到制造名城

为什么选择到湖南创业?

“我家住北京,办公司前,我从没离开北方超过1个月。”王智权告诉记者,他和团队成员虽不是湖南人,但看中株洲的产业配套和政策支持。

“湖南有非常好的制造业基础,尤其是株洲的新材料产业,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配套。”王智权说,公司很多生产设备是与株洲本地供应商联合研发,如切削机、烧结炉等。

丰富的职业院校,也为清皓普众公司提供人才支撑。目前,清皓普众公司的研发人员占比达60%,主要从株洲本地招揽。

王智权回忆,2022年,株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赴清华材料学院考察时,得知其团队的技术可填补国内空白,当即将其列为重点引进对象。从双方初次对接到公司注册、协议签署,全程仅用2个月。

为了缓解清皓普众创业初期的资金压力,株洲高新区首创“装修作价入股”模式:政府先投入800万元,根据企业生产需求完成净化车间、实验室及办公区的精装修;待装修完工后,再按合理估值将这笔投入折算为对应股权。

“在任何时候,株洲都是我们坚实的后盾。”王智权说,株洲相关职能部门为企业落地、成长提供了诸多帮助,让清皓普众腾出更多精力研发新产品。

技术攻坚,实现国产化替代

一颗义齿的原材料,通常需要粗压成型、冷等静压等5个步骤。清皓普众化繁为简,让性能更稳定。

“2023年,团队潜心研究,采用高压工艺路线,取代传统压机和冷等静压工艺,研制出国内唯一氧化锆一体成型生产线。”王智权介绍,由氧化锆材料制作的义齿,密度均匀、不易变形,粉料利用率提升10%,合格率达99%。

不仅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本还大幅降低。“一块材料可制作30颗义齿,每颗义齿材料成本5元左右。”王智权说,全世界近一半人口患口腔疾病,全球待治疗龋齿超百亿颗,但治疗费用高昂。清皓普众公司的氧化锆材料可实现国产化替代,材料成本降低约20%,产品一经推出,就获得2500万元融资。

依托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清皓普众公司研发生产出国内唯一高性能树脂渗透陶瓷类复合材料。

一般的义齿定制需经过灌模、高温烧结等20道工序,7天才能交付。使用清皓普众研发的树脂渗透陶瓷材料,患者只需花费35分钟,通过现场口扫、数控切削、抛光即可佩戴。

“代言”湖南,引荐40余个创业团队来湘考察

清皓普众已建成2条生产线,月产能达3万块氧化锆瓷块,月销售额近400万元。公司获得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证,产品销往华南地区和美国。

目前,清皓普众正紧锣密鼓筹备第4轮融资,计划投建第3条生产线,争取明年实现销售额再翻1倍。

落地湖南不过3年,清皓普众就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王智权看来,湖南是块创业宝地,主动为湖南创业环境“代言”。

他特意在厂区预留出2层空间,计划打造“拎包入住”式孵化基地,为想来湖南创业的学弟学妹铺就起步之路。“我常跟他们说,在株洲能住舒适的房子,拿和一线城市相当的工资,还能做面向全球的事业,这种幸福感别处难寻。”

截至目前,王智权已引荐40余个清华背景的创业团队来湘考察,推动沐曦教育、清启智检等4个项目落地。

“株洲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王智权说。

责编:龙子怡

一审:龙子怡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